但真實的情況卻是,因為一些各種各樣的小意外的出現,最終居然讓李定國成功的逃了出去
這樣的結果,看的張獻忠是暴跳如雷。
一副恨不得要把參與到這次事情里的無能之輩,都給砍死。
不過他也只能想想,并不敢真的這么做。
真這么做了他這邊必然會炸
已經已經失去了一個李定國了,主要是在把這些人都給弄死了。
那他們的大西,可就沒了可用之人,可戰之兵
還不等朱元璋打進來,就已經亂成一鍋粥了
而張獻忠這邊,在李定國逃出去之后,也沒有多停頓。
馬上就便指揮著兵馬,讓其前去圍追堵截,弄死李定國
絕對不能將其放過,不然他這邊,將會由一場志在必得的謀殺,變成內戰。
在如今這種情況下,絕對是致命的。
再然后,更加戲劇的一幕出現了。
劉文秀和艾能奇這兩人,在追逐了一番后,竟突然帶著兵馬易幟。
紛紛和張獻忠斷絕了關系。
不愿意再跟著張獻忠了。
他們不僅沒有擒拿李定國,相反還和李定國走到了一起。
一來是他們和李定國,本身關系就特別的好。
也欣賞李定國的才能和人品。
更是對自己家義父,這次弄出來的事,感到異常的氣憤,心寒
大有兔死狐悲之意。
張獻忠,今日可以如此對待李定國。
那在今后,就未必也不會動用同樣的手段,來對付他們。
再加上現在大明兵馬陳列在外,大軍云集。
壓迫力十足。
大西這邊的形勢岌岌可危,而張獻忠卻如此胡作非為,倒行逆施。
讓他們根本就看不到任何的希望。
既然如此,那他們這邊,倒也不必一直死忠下去。
不然的話,今后情況將會變得越發艱難。
甚至于,很有可能連他們自己,也給送掉。
甚至于都有人給李定國他們出主意。
讓李定國他們在此時,直接帶領兵馬反攻張獻忠。
拿下張獻忠后,開城迎接明軍入川。
如此,一下子就能獲得天大功勞
既然張獻忠不仁,那么就休怪他們這邊不義
張獻忠做初一,他們在這邊就做十五。
不過這樣的提議,最終還是被李定國給否決了。
“他不仁,我們不能不義,別管怎么說,都是君臣父子一場。
雖然這次是他不對在先,可我等他此時離他而去,便意足夠了。
又怎能反過去和他死拼
我也知道如此做最劃算。
但卻不想如此。
真這么做了,這顆心過不去。”
他說著,指指自己的胸膛。
被李定國這么一說,他們這里便也沒有人再說,要把張獻忠擒下送給大明了。
只是找明軍進行投降。
并且在談投降之前也說了,因為特殊原因,他們那邊投降后,不會對張獻忠出手。
但凡和今后和張獻忠進行作戰的事,他們這邊不參與。
大明這邊,負責接受李定國他們進行投降的,乃是燕王朱棣。
朱棣在得知了李定國這些人的訴求后,直接便同意了。
沒有多少猶豫。
“李將軍,艾將軍。劉將軍,你們幾人,個個都是英雄漢。
這次的事兒做的有情有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