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聲停了,宇文君在大人們的凝望中進入草地學堂。
頭一次覺得這個講臺是如此的巍峨磅礴,宇文君對孩子們說道“你們有些五六歲,有些十四五歲,都已經記住了小學的內容,也能默寫出來,進步很大。”
“但也不可松懈,接下來要學新的東西了。”
話語落下后,一個歲的小女孩怯生生的站起來,緊張兮兮的問道“可是先生,我們還不懂小學里面的意思,不知道具體都講了什么道理,先生能說說嗎”
這個小女娘叫姜紅,臉蛋紅彤彤,模樣還算是標致,長大之后能勉強算是一個美女。
問出這個問題后,又有幾個孩子也表達出了同樣的疑問。
宇文君神色如常,若時間足夠的話,他不介意現在就給這些孩子們答疑解惑,可時間終究是太短了。
溫和回道“讀書就像是你們長身體一樣,不可能今天吃了飯,明天就長成了大人,里面的道理和學問,你們長大后就自然明白了。”
“但不吃飯,肯定是不會長身體的。”
姜紅迷迷糊糊的點了點頭,乖巧的坐在自己的小板凳上,仿佛若有所思。
宇文君繼續說道“今天開始教導你們孝經和之前一樣,我寫出來之后,我教你們讀,隨后你們繼續臨摹我的筆跡。”
草地學堂的孩子們很懂事的給宇文君騰開地方,宇文君來到中央處,將自己提煉過后的孝經書寫在地上,這一次的篇幅略比小學長一些。
寫完后,當即就有許多孩子們表示自己認識里面的許多字,有些孩子甚至還有些洋洋得意。
學堂外面的父母見狀,各個笑的合不攏嘴,說明這段時間,孩子們多少都懂了點學問,起碼認識了很多字。
宇文君重復了一遍教導小學時的形式,有了小學打下的基礎,這一次順利了很多。
但仍然是讓這些孩子們整整背誦了兩個時辰,直到完全背下之后,才讓他們開始臨摹自己的筆跡。
從最初的筆法不堪,再到如今的小有模樣,一切都水到渠成。
宇文君估摸著,最多只需要五天時間,孩子們就能夠記下孝經更能默寫出孝經。
要說愧疚,多少都有,他們學到的小學孝經并不完整,宇文君也無可奈何,不久后就要立冬了,再有兩個月,他就得離開,他也只能挑最實惠的學問教給這些孩子們。
日復一日,宇文君始終如一,潛移默化的影響整個村子的風氣。
許多孩童歸家之后,會用手指頭蘸水,在有灰塵的桌子上寫幾個字,給自己的父母顯擺一下自己學到了東西,甚至有些悟性較好的孩子,更是在爹娘面前顯擺幾句之乎者也,擺出一副故作高深的模樣給自己的父母進行講解,當爹娘的人嘴上雖然在罵自己的孩子,可心里是真的高興。
教學一事,漸入佳境。
學完孝經后便是詩,緊接著是禮內容雖然都是宇文君提煉過后的,但大概真意并未缺少一絲一毫。
草地學堂的氛圍越來越好,孩子們的筆跡越來越正統,也漸漸的懂了一些淺薄的學問義理。
落葉歸根,小雪到來,緊接著下起了鵝毛大雪,縱然天氣寒冷,草地學堂的讀書聲始終清越高昂。
入夜,宇文君看著窗外飄雪,打算明天開始傳授自己領悟出來的那些學問,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