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盛和與高志兩人在這里垂釣,兩人的籮筐里的魚加起來已超過五十之數,足以熬煮一鍋魚湯了。
“宇文君將參與內閣考核的人員交由我來決定,心中雖有定數,但還是找你商議一下。”
“我不知道此時此刻盤龍的諜子是否知道我們在這里釣魚,還是不知道。”郭盛和倍感無奈道。
這么扎手的事情,為何要讓自己來決定。
高志眉頭微皺道“也許只是一時興起,并無試探之意,再者,恒昌宗的人才多數都出自于北方,南人甚少。”
“過來過去,都是我們認識的那些人。”
“多數人的學問深淺,我們都是知根知底的。”
“交由你來做這件事,或許僅是信任。”
魚漂晃動,郭盛和微微用力,一條三寸長的蟒魚被甩到了籮筐里,是這會兒釣來最大的一條蟒魚。
郭盛和言道“我也覺得是這樣,或許是即將建立郭家軍,再加上當下制度完善,我心中有些飄忽不定,如今的恒昌宗已算是一個廟堂。”
“可能真的是我想多了。”
高志道“我這里已有了人選。”
郭盛和道“說出來聽聽。”
高志慢悠悠的說道“文玉,劉淳,段平,孫立堯,嚴奮,張瑾,尤常,孟懷,葉春年,丁峰。”
“不多不少,正好十人。”
皇都驚變以前,郭盛和與高志在北方本還招攬了部分人才,許多事還沒得及詳議,便匆匆散了,驚變之后,有一部分權衡利弊,并未加入恒昌宗,選擇投靠其余的世家,亦或是成為廟堂之上某些大佬的門客。
高志所說的這十人,近乎就是當下文臣中最為能干的十人了。
郭盛和道“和我心中所想一樣,其實宇文君大概能猜到我們會選擇這十人。”
高志補充道“也許是刻意來一出心有靈犀呢”
郭盛和笑了笑道“不排除這個可能。”
“話又說回來,最后能進入內閣的人,也未必能在內閣里不動如山旱澇保收,當出現了更優秀的人,肯定是要更換的。”
“大爭將至,文臣可以拉幫結派徇私舞弊的空間是越來越小,都以武將為主了。”
高志默默點頭,忽然說道“成立郭家軍既是為了安撫郭氏家族,可能也是為了滿足于你,你厥功甚偉,這些都是應該的。”
“而成立橫龍鐵騎,可能是為了讓你心里沒那么負擔,恰好我是七律之一,也擔得起橫龍大帥的名號。”
“說起來,他早就想到了。”
“恒昌書院仍在緩慢的建設之中,只是進展沒以往那么快速。”
“我們也很幸運,初期安撫寒門,往后又要參與大爭,無論哪件事,我們往后都可名垂青史,不負才華。”
郭盛和笑意盈盈,魚漂再次動了,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