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望諸位可從容對待。”
文玉等人連忙雙手作揖,鄭重應道“能有幸參與內閣考核,已是榮幸之至,定會不遺余力。”
宇文君也是初次與這些人面對面,龍眸如炬,凝望過去,每一個人身上都有著純粹的書生氣,極個別人身上有些暮氣,觀這十人的面相,倒還是不錯,至少看上去還是有幾斤肉眼可見的風骨。
笑道“關于諸位的生平,我已了解了大概,在入恒昌宗之前,你們或是他人門客,或是教化一方的教書先生。”
“更有甚者,也曾擔任過地方縣令。”
“都是難得一見的人才,至少在當下,恒昌宗需要你們這樣的人才。”
“往后,共勉之。”
文玉,段平等人一時心神恍惚,原來八顧之首早就知道啊,還以為這位向來不食人間煙火呢。
宇文君道“此次考核內容,需得你們自己領悟,想來以你們的悟性,應當可以見微知著,就無需我多做提點了。”
文玉眾人微微點頭,心里有些沒底,出自于八顧之首的考題,他們除了覺得好奇,隱約也覺得有些棘手。
武宓看了眼眾人,灑脫一笑道“各位讀書人,跟我走吧。”
十人對宇文君行禮過后,便跟著武宓離開了這座大殿。
恒昌宗治下疆域,分為東西南北四部。
四部依托于橫龍山,昔日龔巖率領建造過恒昌宗的苦力匠人大力開荒屯田,而今良田已過萬畝,橫龍山水土本就肥沃,糧食產量日漸增多。
后又在龔巖的細致規劃下,開始建城,先是東南西北四座城,再之后,四座城周圍又有生意做的不大的商賈之流購買土地,修建房屋,久而久之購買土地的人逐漸增加,從而形成村莊。
大小村莊加起來的數量有五十座,每一座村莊戶數都在一百往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日子也還算是得過且過,當然,愿意來恒昌宗治下的百姓一者是為了投機,二來也是因為恒昌宗稅收一事對百姓頗為友好,只收一成左右。
四座城,其中南城臨近南邊的月明州,北城臨近北邊的蘭陵州,相對而言貿易往來一事要順當許多,和兩州之地多有連接,賦稅一事也靠的就是南城和北城在大力支撐。
至于東城和西城,多數都是恒昌宗將士的家眷在居住,偶有外來的生意人。
四座城并不大,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單個拎出來一座城,其體系都可與月明州的清風郡比肩,城邦之中的鹽鐵生意,酒樓客棧的生意,均有慕容秋水布局,從而形成了穩定的貿易秩序,而那些將士們的家眷,也可在酒樓客棧里給自己找個營生,或是店小二,或是后廚幫工,或是酒官,多少也能填補一些家用。
四座大城,以東南西北命名,出自于龔巖的主意,可能也是因為他想不到更好的名字,又加上是自己親自將橫龍四城發展到了如今規模,也不愿被別人取名字。
龔巖在恒昌宗地位超然在上,雖不經常現身,但在每一個人心里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位置,好多事,無需和宇文君商量,便直接定奪了。
總體而言,四座大城人口并不多,諸多產業也在萌芽時期,不過近年來隨著外界賦稅加重,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想要來到恒昌宗治下,別的不說,依托橫龍山的四座城,風水肯定是毫無問題的。
關于四座大城的官職任命,也都是龔巖一人決斷,可以說,龔巖才是這四座城真正的主人。
井寒清早前也過這里,卻沒能見到龔巖,大致走馬觀花的游歷了一番,發現并無任何不妥之處,也就沒了下文。
城中百姓生活不算富足,甚至多數百姓的生活并不如月明州的百姓與蘭陵州的百姓,然而新城初建,又有八顧之首頂在前方,稍微有些見識的人,都覺得往后在恒昌宗治下大有可為。
百姓圖什么,就是衣食無憂,營收穩定,不被官員欺壓。
橫龍四城,恰好滿足了多數百姓心中需求,而今已隱約有了蒸蒸日上的勢頭。,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