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依,這里是東京電視臺,大家可以看到,在我的身后就是福島縣的審判庭,這支從屬大城建設的建筑團隊表現出非凡的技術水平,短短幾天時間內就在鏡頭前的區域構建出如此高標準的……”
一座露天的審判庭帶有濃濃的希臘古代公審的風格,也不外乎這件事能如此的吸引大眾的眼光,上一次公審——還是在處決戰犯的時候吧。
“嗨,辛苦了。”
在快速的錄制后,拍攝團隊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二十多度的大白天里頂著大太陽扛著攝像機與收音設備,真不是一件輕松的活。
新就職的記者一點都沒有疲勞,她的臉上滿滿都是興奮好奇,按理來說像她這樣的新人記者,盡管是名門大學畢業,但也不是這么簡單就能得到外景的機會。
畢竟她所在的東京電視臺可是五大民營電視臺中出了名的窮,連那些老前輩都沒有多少機會去外景新聞采訪,她這種小蝦米都碰到外景,是破天荒的罕見了。
東京電視臺按照級別放在華國也就是省級衛視的檔次,與富士、朝日這樣的巨物差了一大級。
東電窮到給藝人安排個戶外活動都得藝人自己花錢買車票,在其他衛視播放突發的政治、經濟、災害新聞時,東電也只能默默的播放計劃表上的動漫、影視。
不是因為特立獨行和差異化戰術,純粹是人手緊張應付不了突發的情況,東電內部的職員是五大民營電視臺里最少最少。
所以像今天這樣正兒八經嚴肅性質的外景新聞采訪可不多見,一般情況下怎么也輪不到自己這個剛入行的菜鳥。
“前輩,我表現的怎么樣。”
年輕記者興奮的問著組里的前輩。
“很好,沒問題。”
扛著攝像機的前輩心不在焉的看著萬里無云的天空。
既然連他們東電的外景新聞車組都到場了,NHK、富士等電視臺就更不用說了,彼此打過招呼后,前輩攝像師心里感覺到微微的不對勁。
怎么到場的沒有幾個老面孔,好像都是新人啊,他們東電是因為沒太多外景人才,其他大臺還能也面臨著這樣的問題嗎。
露天場地審判本身就非常奇怪了,在場地上用白色粉末畫出來的圈是做什么的,過會審判完之后找幾個相撲力士表演余興節目?
幾家攝制組聚在一起交流著,這場審判并不是全程直播,錄制之后的材料還要拿到電視臺剪輯,他們只需要等待過一會開啟審判了。
“你們是……仙臺電視臺?”
除了東京方面的幾家全國性電視臺,東北本土的媒體也少不了。
看著仙臺電視臺幾個土里土氣的媒體人員時,幾個從東京來的大電視臺人員露出了耐人尋味的表情。
也說不上鄙視,但疏遠是少不了的,畢竟島國的娛樂中心唯有東京,也只有東京,其次就是大阪、京都、名古屋、神戶的小圈子,像仙臺電視臺這種雖說是東北地區的坐地戶,可也沒什么大不了的。
“對了,那個宮崎是不是你們仙臺電視臺的記者?”
“啊,這倒不是,他是報社公司的。”
“這樣啊,他可真的是……傳奇人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