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復讀機一般,又像是一道螺旋的階梯,繪卷中一共戰戰和和了四次,戰爭沒有解決緣由的問題,反而滋生了引發新一輪戰爭的問題。
在看不懂文字的情況下,眾人既不知道戰爭因何而起,也不知道戰爭最后達成了怎樣的結果和目的。
但在第四次言和后,繪卷的風格驟然一變。
繪卷不再描述戰爭與和平,反而用明顯的花紋間隔將繪卷一分為二,頗像是畫完了故事后發現紙張還有剩余,干脆就用剩下的空白廢物利用。
右方的繪卷第一幕是一株頂天立地的高聳巨樹,在神樹的上方則是所有人都熟悉的碩大月亮。銀白色的月亮畫的有些像是寶石,不過古人又沒有天文望遠鏡,不能要求太多。
月亮極度夸張的占據了畫幅的一大片范圍,而那株巨樹也不罔多讓,繪卷中用一座座矮小的群山映襯這株巨樹的高大。
“樹和月亮,這是有人登上了樹?”
“前后繪卷描述的是不同的兩件事情?不,若是沒關聯的事情是不會放在同一繪卷中的。”
“這是戰爭之后所發生的事情嗎?”
“繼續看下去。”
第二幅圖則變成了一個留著長發的女人爬上了樹吃掉了樹上所結出的果實。
從糟糕畫工所畫的服飾上來看,這吃果實的女性多半也是東亞地區的人。
不過任由幾名見多識廣的專家怎么看,也確定不了這服飾究竟是哪片地區哪個歷史階段曾經出現過的服裝樣式,像是華國又更像是島國本土。
但更像的還是哪個漫畫家手下創作出的四不像。
四次戰爭只用了幾幅畫解決,能出現在這繪卷上的每一畫面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就算是吃果實也一定代表了有什么重大事情要發生。
果不其然,女子在吃掉了果實后,整個高大的插入天空的巨樹在下一幕產生了恐怖的變化。
巨樹變成了棕褐色的怪物,在大地上橫行無忌,行走的山岳極度恐怖,或許正是這粗糙的畫工,反而讓這種絕望更深了一層。
從紋理和顏色上能判斷這怪物正是巨樹所化,繪卷中地面奔走的普通人臉上都露出驚恐的表情。
“吃了樹上的果實獲得了超絕的力量,但也引起了一場天翻地覆的變化?甚至整株樹都變成了怪物……”
“所以應該算是偷吃果實。”
“繪卷中畫的應該不是我們國家曾經出現的事情吧,不然古籍上再怎樣也都會記載。”
砸吧著嘴,一眾專家在消化著這幅繪卷帶來的震撼。
放在普通出土文物上這只會被認為是古人的奇妙幻想,但既然是和超凡之物同時出土,繪卷的可信度便一瞬達到了最高。
在怪物肆虐完人間的下一幅畫面中,偷吃了果實的女性和神樹所化成的怪物卻一下到了天空的圓月中。
一人一怪站在月亮上,構圖風格十分類似小學生,不過以古人的美學知識來說,也只能想的出這種簡單的表達方式。
繪卷就此結束,一人一怪只是到了月月亮上便戛然而止。
這到底代表了什么,可惜在看不懂旁邊標注文字的情況下眾人無法做出任何強有力的推測。
“偷果實的神話,是華夏的嫦娥還是西方的亞當夏娃,從月亮上來看無疑還是偏向華國神話較多。”
“肯定是發生在另一世界,超凡之間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