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這一情節的時候,主角其實就已經算的上是無敵了。
按照正常的節奏,到這一情節至少也要幾百章以后的事情了——這本一開始的構想是主角用忍術細心的經營生活,偶爾夾雜點爽快的情節,但因為遲遲沒有簽約為了快點完結,我直接飛速掠過了這些情節,直接在五十章左右就追求完本。
但就在剛寫到這個情節的時候,便被編輯看中并且簽約,事情就是這么巧合,但已經發出去的情節已經不可能收回了,我只能順著這個明顯加快的情節繼續寫下去。
把情節導入了無敵的死胡同里,又要怎么向下寫?
這個時候就想起來了要不要干脆寫群像吧,因此系統就在作者的意志下發生了轉變,生硬的從【超凡高中生的日常生活】轉變成了群像劇。
群像角色像是美沙、守部武雄等等等等。
像是美沙在之前的安排中大概就是個背景板,用小女生的悲慘襯托極道的險惡,而守部武雄也是個出場就旋即死亡的角色……
可群像劇這種類型實在是難寫,或者說不太適合個人主義的網文,亦或者這本書的軌跡主線就沒準備寫群像劇,連脊椎都沒有,又怎么能生生造出一個霸王龍?所以導致隨著劇情越來越深入,所需要的角色就越來越多,而角色越來越多,與主角的聯系就越來越分散……
不光讀者老爺們看的不爽,我在寫這種群像劇時也偶爾會筋疲力盡,這就像是俄羅斯套娃,一個套著一個。
要是只單純的寫像美沙、守部武雄等人的分支故事,我能不重復的寫上幾十上百個,但這樣總是在寫套娃下線的故事,令人感覺是在進行一個機械性的動作,并且寫配角的故事又似乎成了灌水,而描寫主角卻又總是不可避免的把故事快速導向結局,因為主角事實上已經是無敵的存在,這就陷入了【灌水還是完結,完結又不可能完結】的極度惡劣的循環。
這本書就是在蜘蛛網泥潭中掙扎的寫下去,一如我一言難盡的戲劇化的生活。
許多人應該也在起點APP上聽到過那個提問【作者你準備多少章完結?】,我記得當時我回答的似乎是六七百章?是的,我的確試圖在六七百章完結,結果差點被噴的自閉……
因此在大家的極力反對下,就想著要不再繼續寫下去吧,所以就把當時開的新書向編輯申請屏蔽,我繼續寫這本書——嗯,因此被小圓編輯和主編說了幾句,自閉+2。
當時的生活上也發生了一丟丟不愉快的事情,自閉+3。
但這本無敵流的所遇到的問題不會因為我個人的意志而發生改變,或者說我沒有那份能將火車掰回正軌的才能,寫著寫著整本書越寫越是陷入了死循環。
無敵流的,并不適合寫成長篇。
大部分無敵流要么就是百萬字左右、或者百萬字不到就完結,亦或者干脆寫了兩三百章就太監,因為力量體系的崩潰必然會帶來整個書的崩潰,而讀者也會產生疲勞,一個無敵流的主角要的就是輾軋一切,但既然已經輾軋一切,又怎么寫的下去呢?畢竟故事需要的是張力是沖突,而無敵的主角已經失去了沖突點,是天然與寫故事這件事相背的。
我的寫作思路是來自哪里呢?因為沒有了沖突點,所以就干脆想著一個超凡力量的介入會引發社會怎樣的應激?便以這應激反應來繼續寫,描寫‘不太弱智’的國家政府,描寫在國家政府圍剿下的套娃們,描寫對社會的影響與改造。
順帶著的,描寫圍繞著一個個下線們和下線關系者的小故事,也磨煉著我的一些思路,亦或不如說,我已經放飛了自我,在套娃下線們的身上實驗著我的新思路,比如高橋可憐在老家、孤兒院的兩次轉變,這兩次轉變所圍繞著的人,樸飄樂的小故事……
座頭一刀的簡短故事,和尚的故事,這兩個角色和其他角色都不同,并沒有過去的背景,拋棄了描寫角色所需要的背景敘述。
也正是在一次次的實驗中,嘗試著將臉譜化、標簽化的角色,漸漸朝著我想要的那種‘活躍’的角色發展。
一個角色可以是壞人,也可以死,但因為其本身所代表的價值觀過于有生命力過于活躍,所以短短的篇幅就能留下比其他重要角色更重的記憶,像是這本書的主人公,水野空,其本身似乎就沒傳達出什么價值觀,善惡觀,生命力。
而這本書的結局,其實在我一開始寫的時候就想好會是這樣了,不管是我寫到多少萬字、多少章,結局都會是如此,也是這本書唯一會有的結局——畢竟不可能永永遠遠躲藏在幕后,只要走到臺前,就一定會是這樣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