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塞薩爾的內心深處,與他信仰不容的其實包括宗教在內,但在英諾森三世眼里,他欣慰地想著這孩子是多么純潔虔誠,若這個孩子在他的家族利益與宗教利益沖突時也能如此堅定,他倒不介意也給他封個圣徒。“我很欣慰,孩子,有人曾評價只有你父親是第三次十字軍中真正為信仰而戰之人,現在看來,你也繼承了他的風采,天主會庇佑每個虔誠的教徒戰無不勝。”他稍加重了語氣,“若你在十字軍中受到輕慢,我也可以圣座的身份為你正名,不要讓邪惡浸染了這支神圣的隊伍。”
“我將竭力回報您的信任。”塞薩爾再度低頭,并拜倒在英諾森三世腳下,他聽懂了英諾森三世的弦外之音,并且這亦是他喜聞樂見的事,“為您對抗一切有損天主聲譽之事,亦是我的職責所在。”
,
“獅心”理查之子宣誓加入十字軍的消息在一定程度上其實給稍顯低迷的十字軍運動注入了一些動力,尤其是在崇尚騎士精神的法國,雖然他們的君主是腓力二世,但更多的自由騎士和小貴族崇拜的對象其實是富有騎士精神的理查一世,想到那位威名赫赫的騎士國王和他的豐功偉績,從九月開始,不斷有騎士或者小領主宣誓加入十字軍,英諾森三世無疑對此非常滿意。
與之相對應的,是腓力二世和施瓦本的菲利普對此的措手不及腓力二世還好一些,他已經給英諾森三世捐了錢,征召了法國騎士,也公開獎賞了那些愿意參加十字軍的貴族參加十字軍是不可能的,他至今還沒有從第三次十字軍的陰影中走出來,金雀花家族橫插一腳雖然令他意外,但還算他能夠理解的行為。
在博韋主教腓力告知他這個消息后,他反應更大的是那個令他意外且不快的人選,普瓦捷的塞薩爾,理查的私生子,他記得他長得很像理查。
這些年他刻意地遺忘理查,忘記他們的回憶和理查的樣子,以至于現在理查在他腦海里只是一個金紅色的模糊虛影,這樣很好,這樣的理查再也不會讓他痛苦瘋狂了,但若他再見到那個繼承了他父親長相和軍事天賦的私生子,他確信那些被他壓抑的回憶會死而復生,這在他發覺安茹家族有意扶持這個孩子登上政壇后異樣暴躁。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他至少不用親身摻和這支十字軍,他和這場十字軍東征只有出多少錢的關系。“他最好死在戰場上。”他詛咒道,然而他口氣平靜地就像宣判,仿佛他很篤定這個下場,“我們的德意志朋友呢他們是否還堅持他們的計劃”
“他們堅持他們的原定計劃,并且他們決定更大膽一些,為此請求您的支持。”博韋主教腓力道,“如果埃及落入安茹家族的手里,那加上呂西尼昂家族和未來的鮑德溫六世,大半個地中海東岸都將被英格蘭掌控,如果他們再和教皇結盟,和伊比利亞三國進一步拉攏關系,那霍亨斯陶芬家族在地中海的經營就只剩下西西里,那個小國王還被英諾森三世監護著,將來說不定會成為教皇復仇的傀儡,他們決不允許這樣的情況發生。”
“所以呢施瓦本的菲利普終于決定為他的小舅子伸張正義了”
“是的,他們要讓那個流亡的皇子成為希臘人的皇帝,并且是不惜一切代價,一定要扶持他穿上紫袍。”博韋主教腓力的神情有些無奈,老實說,他不了解這群德意志人對光復羅馬的執念,論皇冠,希臘人頭上那頂皇冠遠比他們名正言順,論血統,他們是直接毀滅了西羅馬的蠻族后代,神圣羅馬帝國,不過是個“既不神圣,也不羅馬,更非帝國”的松散聯盟罷了,“因此他們想要請求您的支持,在阿格涅絲皇后出嫁時,您的父親曾經讓她帶走了一支一千人的陪嫁團,而您這些年借助照顧安娜公主的名義,又陸陸續續投資了不少地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