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著震撼心靈的詩句,再回味賀之行的話,唐玄遠等人終于緩緩點頭,認可了賀之行的猜測。
但越是這樣,他們心中越是無法平靜。
此刻。
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西樓朗誦的聲音愈發清澈洪亮。
直播間,不少心思通靈之輩,也意識到了這一點。
有人刷著彈幕“他這不是在念詩他是在勸學天哪,他是在用這首勸學詩告訴我們所有人,要珍惜讀書的機會,只有讀好了書,才能出人頭地”
一語驚醒夢中人。
看到這個彈幕。
越來越多的人醒悟了過來。
“上帝啊這首詩”
“啊啊啊,原來是這個意思。”
“用一首勸學詩來告誡年輕一代要珍惜讀書時光天哪,這格局”
“我真該死啊,我剛剛居然還在嘲諷這首詩通俗易懂”
“就是要通俗易懂,才能讓不愛學習的人聽進去啊才能產生振聾發聵的效果啊”
“這就是西樓的第二首作品”
“我們一直以為他在比賽,可他卻早已超脫了比賽這個層次。”
“屏幕面前的我剛剛還在嘲諷他,而現在,他卻煞費苦心寫出了勸學詩勸我去學習。”
“有點想哭。”
“”
聽懂了。
越來越多的人聽懂了。
為什么西樓要在詩中寫“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為什么西樓要寫“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
為什么西樓要寫“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
又為什么要寫“君看為宰相,必用讀書人”。
原來一切都是為了告訴他們,讀書有多么大的作用讓他們重視讀書,不再因為互聯網的誘惑而荒廢了學業。
山水社的一眾嘉賓,也聽懂了。
他們剛才的自信早已一掃而光,心中泛起濃濃的苦澀。
原本他們以為,今晚他們是穩操勝券。
因為他們為了第二場比賽,昨晚幾乎是整宿未睡,來商量對策。
尤其是馮啟和朱涵兩人,更是史無前例聯合在了一起,來對抗西樓。
然而
他們的目光還在執著于比賽勝負的時候。
西樓的一首勸學詩,卻將格局上升到了整個華夏年輕一代的層次上,用這首勸學詩來告誡年輕一代讀書的重要性。
比什么
還能比什么
雙方的格局和思想高度,就已經不在同一個層面上。
在西樓這首勸學詩面前,再好的詩也已經失去了意義
他們山水社是為了勝負。
而西樓,是為了年輕一代
沒得比。
“年少初登第,皇都得意回。禹門三汲浪,平地一聲雷。”
“一舉登科日,雙親未老時。錦衣歸故里,端的是男兒。”
終于,西樓停止了朗誦。
直播間。
現場。
此刻幾乎是一片死寂,所有人看著屏幕上的氣質驚人的西樓,幾乎全都失聲。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