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其實已經從美利堅兩黨制當中得到啟發,怎么處理當前的大明政局。
就是這樣,兩京兩閣制。
這種制度,或許能讓大明稍微好一點,自然,也可能更壞。
但無論好壞,都比當前的一京一閣一家獨大來得好。
“再有溫和的手段就是搞臨時內閣,迫使內閣和文官們妥協。這是一個長期又耗費心力的正常的斗爭手段。”
這個路徑一出來,朱厚照現在就下意識的否決了。
這算是他第一次聊天前的初步打算。
然而現在一看,太慢了,得到的權力也太小了。
已經跟不上他的野心了。
尤其是這次知道科技鑰匙能徹底帶飛大明,他就更加有些迫不及待,總有種時不待我的急促了。
“二是再有的優勢是經濟危機這把武器制造一場經濟危機朕可以用他們不懂的經濟手段,先弄錢克利夫蘭都可以用這種機會,引誘杰克遜竊取美利堅權力。朕現在也可以,先不把朕當大明皇帝,就當大明竊賊,從大明身上竊取朕原本應該享有的權力”
“解決了錢的問題,人,兵,可能也不是問題”
“不過,這是手段,總的歸結起來,還是權力的問題”
朱厚照很快列出了自己的優勢。
在這一大串優勢的面前,他可以清楚的看到。
無權、無兵、無人、無錢的劣勢,似乎不堪一擊。
而且,單單是列出的這些辦法,謀略,步驟,他都能看到。
優勢在我
完全不知道怎么輸
“刺殺”
“架空”
“藥殺”
然而,朱厚照可不敢大意,他又清醒的想到很多前輩們的失敗案例。
近在咫尺的英宗朱祁鎮,赤壁之戰的曹操,淝水之戰的苻堅,哪一個不是優勢在我,最后輸得蕩氣回腸。
敵人又不是木樁,會坐視他出這些招式無動于衷。
他面對的,可是一群同樣熟知上下五千年斗爭史的文官集團,甚至還有累犯前科的文官集團。
弄不過他,把他弄出林肯被刺殺的結局,也很正常。
“文官太醫、藥殺架空、刺殺”
“藩王造反軟禁”
“金陵本地下毒、刺殺、驅趕。”
“大明藩王造反、邊境失守、倭寇來襲、流民造反、水災旱災”
所以,朱厚照也列出了他所面對的敵人有可能出的招數,并且針對這些極有可能出現的突發事件,緊急事件,都預先做好預案。
他也不想這樣,但不得不防。
萬事萬物,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他現在可是很惜命。
同樣,十六歲的他,也不想這樣,也不想搞這些東西。
但,誰叫他是皇帝,而且還是想做一點事情的皇帝。
而就在朱厚照在太廟制定對策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