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三世9歲成為國王。
朱祁鎮9歲成為大明皇帝。
亨利三世處理不了政事導致了英格蘭議會的成立。
朱祁鎮處理不了政事導致了大明內閣逐漸走向前臺
結合自家英宗事跡和大明內閣發展脈絡,朱厚照幾乎一下子理解英格蘭的議會模式,這不會和他們大明內閣發展一樣吧
美太祖華盛頓當年的牛津會議在大憲章的基礎上,明確了牛津條例,條例規定
第一,成立主要由男爵組成的永久性15人會議,國王在處理國事的時候,必須聽從其意見,會議有權任命首席法官、朝廷大臣和度支部財政部大臣。
第二,原有的政府官職應予以恢復,國家稅收歸度支部而非國王金庫。
第三,郡法庭設四名騎士組成的陪審團聽取對郡長和其他王室官員的投訴。
第四,議會每三年召開一次,無論國王召集與否。
這就是我們歐洲這邊的議會雛形,路易十六陛下,你們法蘭西的三級會議,起止時間是1302年。三級會議由教士第一等級、貴族第二等級和市民第三等級三個等級的代表,故名三級會議。三個等級不分代表多少,各有一票表決權。
這顯然是受到了英格蘭的牛津條例所影響。
群里,華盛頓繼續在介紹,更為詳細的議會條例出來了。
華盛頓之所以對這些如此清楚,也歸功于他苦思冥想集百家之所長的總統制,當年,為了這個制度,他可是查閱了不少資料。
這英格蘭的議會條例,簡直和大明內閣差不多
華盛頓這一番科普,讓朱厚照更加確定英格蘭議會和大明內閣相似性。
美太祖華盛頓這樣的限制國王權力的早期議會,自然讓亨利三世排斥了。于是,他派兵試圖鎮壓這一切。可惜,國王不清楚自己的戰斗力,在1264年,劉易斯郊外的戰斗中,亨利三世國王及兒子愛德華被蒙德福特所俘獲。
啊
兵敗被俘了
這個金雀花王朝的亨利三世,要不要和英宗這么像,打仗都當了俘虜了
朱厚照又驚訝了。
皇帝被俘,他熟悉啊,可以預想到接下來皇權衰落是必然的了。
事實也如此,都不用他問了,華盛頓的述說當中驗證了這點。
成功俘虜國王和王子的蒙德福特伯爵一個頭腦清晰、公正而有理想的政治家,他不像一些專制王朝的造反者,反對王權是為了自己成為王權,所以他反對建立寡頭統治,他更希望通過“大會議”來統治國家。
因此,蒙德福特成立了九人委員會來統治英格蘭,并于1264年和1265年兩次召集大會議,參加會議的代表有伯爵、男爵、主教、各郡的兩名騎士代表,到了1265年,還有每個城市的兩名自由民代表參加。
1265年1月在凱尼爾沃思召開的“大會議”被稱為英國歷史上的首個議會,這算是我們這邊議會的開端。
所以,這個蒙德福特,算是于謙
英宗被俘虜后,于謙為首的文官,差不多可以從實際上排除皇帝而進行國家大事的決策。
于謙肯定也不會大權獨攬,他反而把權威給了內閣。
周宣帝宇文赟所以這個蒙德福特得罪了國王,結局如何在我們這邊,這種人要么篡權自己造反,要么就是死他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