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沒困。
他在思考兩千萬寶鈔的問題。
不是再加兩千萬的問題。
沈泉提出的事情,朱厚照不是沒有考慮過、心動過。
畢竟,目前的情況,的確是他只需要再拿一批幾乎沒成本的寶鈔,就可以繼續撿錢。
但
朱厚照的直覺告訴他,顯然不能這樣竭澤而漁。
因為,太祖太宗顯然就這么干過,這樣的大缺大德直接把魚兒甚至魚苗都一網打盡了,直接讓寶鈔都變成了廢紙。
講白了透支了他們朱家的信用,讓人們不再信任他們家。
說得更加嚴重一點,他們爽是爽了,可兩把就把金融權力給揮霍掉了。
他現在好不容易通過寶鈔重拾金融權力,哪能因小失大。
朱厚照也見識到了這個金融權力的可怕,怎么會甘愿放棄。
有權就有錢。
一次性就把權力兌換成錢了,那顯然是不理智的。
朱厚照考慮的是可持續性的竭澤而漁。
金陵這些肥羊的錢,不能一次性的薅光了了。
不然人家怕了怎么辦
此外,克利夫蘭還提到一點,這種操作方式能夠吸引全國的銀子。
這個事情,已經得到了驗證,揚州、徐州、淮安、蘇州的大肥羊們都提著銀子入場了。
這還是因為時間太短,路程太長,有些地方的人還沒有來得及入場,就已經造成了這種規模。
如果等下一次時間再長一點給銀子趕路的時間,三個月后太祖誕辰,不就剛剛正好嗎
全國銀子,那該有多少。
兩百萬白銀和兩千萬白銀,朱厚照還是分得清的。
所以,為了可持續性竭澤而漁,朱厚照考慮的,不是再加兩千萬的問題。
而是他先前加水進去的三千五百萬寶鈔,如何不被大家發現的問題。
他已經開始考慮收場工作了。
徐云妙他們已經展示,她們每次都以兩千萬或者兩千五百萬寶鈔的規模估算整個池子里面有多少寶鈔。
他貿然一次性又加了一倍,顯然瞞不過有心人,更何況還是白花花的銀子,損失了兩三百萬
這個問題不解決好,他的這個金陵交易市場這個給他斂財的寶貝,可能也會無疾而終。
“要不,把鍋推給寧王他們說他們造了假鈔”
他腦海之中很快出現了背鍋俠,兩千萬寶鈔的缺口,苦一苦藩王,顯然是個不錯的理由。
“不不不寶鈔的真假,已經在前幾天讓云妙等人通過大明銀行告訴大家了。朕印的那么多,都是真家伙。這個借口怕是沒有人信。”
“還有,寶鈔來源是朕朕也和大家說過,這么多寶鈔是從孝陵里面拿出來的陪葬用品只有兩千萬。”
朱厚照很快甩出了這個念頭,不是他不想做。
而是這些天有關寶鈔交易的各種問題漏洞,都被徐云妙和那些炒寶鈔的玩家們給自行修補好了。
他想要從源頭修改東西,都不太可能了。
“要不,先走一步算一步金陵那么多百姓,五千六百萬,六千萬貫寶鈔分散下去,每個人也就幾十上百貫吧,應該不會發現,人家百姓就是想要留著等最高價出手呢”
“還有就是宣稱有人掌握了印真寶鈔的方式”
“實在不行,等寶鈔崩盤的時候朕出來好心,加一點點價,十兩銀子收回六千六百手寶鈔,嘶這也差不多是六萬兩了”
“收回兩千萬貫,就要十二萬兩貌似,也不多。”
“總之,不能承認是朕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