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世祖林肯各位總統和陛下不用驚訝,這就是格蘭特,他在內戰戰場上,真有屠夫稱號,他和謝爾曼,就是就是兩大屠夫,不僅傷敵,也傷己。
林肯嘴角抽動,不得不出來給格蘭特作證。
美英宗克利夫蘭各位不必驚訝,這就是我們格蘭特總統的風格給你們舉個例子就知道了。格蘭特總統打內戰的時候,他手下的兵傷亡率最高,有人事后統計了一下,他起碼帶領了至少十五萬士兵死亡,而敵方大概有七八萬死亡,他的戰損比夸張到二換一,也就是兩人士兵換對方一人死亡。
在弗吉尼亞州的一次戰斗之中,他帶領十一萬五千人追殺羅伯特李將軍的七萬五千人,一場戰役,格蘭特總統這一方面損失五萬五千人,敵方損失三萬一千人。這樣的戰役,還有很多基本上都是二比一的戰損比
美世宗羅斯福的確是這樣的我們內戰之所以死這么多人大概七十五萬,也和格蘭特總統這種戰斗風格離不開,然而,格蘭特總統不是例外,謝爾曼將軍也是這樣的模式兩人所率領的南方過處,只剩硝煙,無人生還
美世祖林肯是啊你們不知道,格蘭特給我的信息永遠就是,補充兵力,補充兵力兵力又打完了他簡直不把士兵不當人看比屠夫還要屠夫。
唐僖宗李儇啊這,這比白起還要薛仁貴吧格蘭特,你是這樣領兵打仗的
離譜,離了大普,朱厚照萬萬沒想到,格蘭特竟然是這樣打仗的。
士兵不要錢嗎能用這樣消耗
這樣的戰爭理念自然顛覆朱厚照對名將的認知,就算有名的白起項羽薛仁貴,也是在勝利之后殺俘虜,哪有這樣打仗的
格蘭特是大明戰神李景隆么亦或者英宗朱祁鎮
美烈祖路易十六我雖然不懂打仗但格蘭特,你這樣不把士兵當人的消耗,可以嗎能行嗎給帝國多大的壓力你們美利堅內戰打得這樣粗暴嗎
美太祖華盛頓這這樣打仗,真的可以嗎我從來沒有打過這樣的仗啊
美宣宗杰克遜是啊,這仗,還能這樣打林肯,你還敢這樣用格蘭特戰爭能發展成這樣
格蘭特這樣的戰術,對杰克遜都是一種顛覆。
因為他們好歹還有戰爭是指揮藝術的想法,格蘭特的戰略戰術,徹底顛覆了他們對戰爭的認知。
美英宗克利夫蘭格蘭特總統,他們懷疑你了這東西,你要給他們解釋吧。
克利夫蘭果斷沒在這上面插嘴。
美厲宗格蘭特呵呵,各位陛下、總統們也不必吃驚。我也知道你們很驚訝,但這正是我要說的戰爭觀點。時代變了,現在的戰爭和未來的戰爭形勢,已經不是你們能看到的了。
面對眾人的震驚質疑,甚至像是有所預料一樣,格蘭特不急不緩,反而語氣平靜解釋。
可以聽我慢慢說。
我之所以從冷兵器和熱兵器切入,正是為了區分古代戰爭和現代戰爭。
冷兵器時代,就如同李陛下、路易十六陛下其實用路易十六陛下你們舉例也不恰當,你們已經運用了火炮,但戰爭思維,還是古代戰爭思維。
我就以李陛下舉例吧。
在刀劍盔甲等冷兵器時代,李陛下你們的戰爭考慮主要是士兵數量以及更加重要的統帥將軍、戰術豐富這些系統性的東西,一場戰爭,往往要考慮很多,對主帥的要求很高,才有很多名將,對士兵的數量,也要求多而精。
在這樣的戰爭下,有以少勝多的戰役,你們東方這邊已經很多了,我就不說了。
中世紀以前,歐洲的騎兵、十字軍等等,也主要是考慮士兵人多,將軍的才能。
士兵和將軍,是相輔相成和互相成就的,甚至有些時候,好的將領比得上十萬士兵。這好像是你們華夏的名言。
朱厚照忍不住點點頭,雖然意識到格蘭特是這樣粗超的帶兵將領,朱厚照不免有些失望,但格蘭特對他們戰爭的描述,總體還算是精準。
然而熱兵器時代到來之后,情況就要發生變化了。
熱兵器時代,我認為后勤和大后方的工作最重要了
因為殺敵效率的提升戰爭時間變短古代戰爭一場可能要幾個月,但我們在一個月內可以打三十場甚至一百場
決定一場戰爭勝利的因素,可能只有三成因素在前線,七成因素在后方了
第一,因為這些熱兵器、火槍、火炮都需要訓練才能打中人和目標。所以,誕生了軍事學校,讓士兵們先去熟悉武器。
當然,不熟悉也不要緊。如果戰事來臨得突然,他們只需要會開槍且不對自己人開槍就可以,都行軍事學校的作用,主要是建立一個完善的指揮體系,培養中下層軍官當聯絡點。側重于軍隊組織架構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