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也不打算藏著掖著了,就直接把他年輕以來到現在的心路歷程,也說了出來。
這個時機,可能是最后說服朱厚照懸崖勒馬的機會了
“總之大明就像是一個中年人吧,不再像是太祖太宗立國時候那個時候的年輕,中途,甚至經過土木堡之變、京師保衛戰這樣的一場差點瀕臨死亡的大病”
“是經過憲宗和孝宗兩位陛下勵精圖治、好好調理、好好養生才到如今這種看似大病初愈,實則還是很虛弱的中年,實在是經不起任何折騰了啊。”
“因為說句大逆不道的話我們大明的土木堡之變,其實已經類似大唐的安史之亂了”
“安史之亂后,肅宗、德宗、甚至唐宣宗等等的皇帝,都在想盡辦法救大唐”
“可,他們的種種做法,從我們后世來看,反而有種加速節度使權力變大,最后讓藩鎮徹底脫離朝廷掌控的嫌疑”
“陛下,我知道您年輕,甚至現在也完全理解了您”
“可以史為鑒啊我們大明現在說白了也差不多是安史之亂才過了兩個皇帝啊您想要改變,可以學一下唐德宗慢慢實行兩稅法,可以學一下唐憲宗李純試圖削藩,慢慢改變大明其實,唐憲宗李純削藩,已經算是過于激進了”
“你要當他們這樣的皇帝,我們都支持您,配合您”
“但你現在想要當宋神宗,也行”
李東陽停頓了一下,見朱厚照能聽進去,他心一橫,也上了猛藥“可怕就怕,您一不小心真當了宋徽宗,尤其還想主動招惹蒙古人,屆時,也被俘虜了。我們倒是沒事,甚至大部分官員也沒事,大不了衣冠南渡、大不了繼續在南明但您的結局”
“呵呵怕我給小王子倒馬桶,怕我給小王子牽羊是吧”
“怕我不小心又回來,搞一個南宮復辟是吧”
朱厚照輕輕笑了,補充了李東陽不敢說的話,他們前面的例子,真的是太多太多了。
“不,陛下,已經不會有什么南宮復辟了”
“當年趙構沒有迎回二圣的路,被英宗走了。”
李東陽肯定道“不會再有陛下犯景泰陛下的錯了,也不會有大臣想要當于謙了。大家應該會直接好好過南明歲月。”
所以說,從歷史經驗的教訓來看,朱祁鎮是有貢獻的。
以身試法完美的打好了皇帝被抓后的補丁。
“甚至現在北方內閣的反應,都可以看做是,萬一哪天我們大明不小心被取代后,南明的反應”
李東陽都能作精準預判了。
朱厚照不由得點點頭“是啊,南明南明,有南明嗎”
這倒是一個問題,如果按照既有歷史發展下去,大明或許要走這一條路。
朱厚照甚至覺得,自己再大膽,也不會有現在的大膽和底氣。
可,這一切都建立在,沒有聊天群,沒得到美利堅的海量幫助之前。
李東陽和他的信息差,注定了李東陽只能參照既往歷史尋找樣板。
兩人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分歧。
這點,算是無法調和的。
他甚至都還和朱佑杬他們存在分歧,現在勉強能跟上他思路的,是徐云妙
“老師,所以做不到,很難做,我們就不做了嗎”
“我們,就這樣最好什么都不要做,因為哪怕做了,就可以導致大明加速滅亡”
“然后一切的災難,苦難,都留給后人,讓他們自己去承受嗎”
朱厚照輕輕再問,這可能是他和李東陽這些老頭子最大的區別了
他還沒有被同化,他想趁著年輕,多折騰,盡量折騰
“做可以做陛下是年輕人不沖動不做事,就不是年輕人了我的意思是,陛下能做,可以做,但動作能不能要小一點,手段能不能再溫和一點,再有章法一點,治大國如烹小鮮,急不得,也趕不得啊”
李東陽毫無疑問是妥協了,但也在盡力在勸誡。
“可漢武帝他還不是大刀闊斧”朱厚照笑了,再舉了一個例子。
“但陛下您現在的一系列舉動,武帝在您面前都顯得保守了,只有王莽可能才能與您相較高下吧。”
李東陽也再次給出了反例,也提出了王莽,就是妥善的提醒,朱厚照這樣做,可能讓大明過早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