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盞茶后,述律英率領大軍進入了舒家坳,與駐守峽口的蕭家軍遙遙相望。
蕭煦國早過了花甲之年,長達半年的作戰幾乎耗盡了他的體能,盔帽下的頭發已然發白。然而歲月不掩錚錚鐵骨,他緊握長戟守護大鄴疆土的模樣一如年輕時那般巍然。
述律英勒馬止步,目光凝在那面破損的“簫”字軍旗上,朗聲說道“簫侯爺,前方便是雁門關,若您退出關外,可免于一死,亦或是歸降北狄,封王受賞,流芳百世。”
蕭煦國道“你已經追到此地了,還不明白老夫的意思嗎”
述律英道“本王敬您是位英雄,所以才百般勸降,若您執迷不悟,就莫怪本王不留情了。”
關外的風格外凜烈,吹動旌旗嘩嘩作響,連同盔帽上的紅纓也在獵獵翻飛。蕭煦國瞇了瞇眼,問向身后的一眾將士“今日一戰,十死無生,你們當中可有誰愿意歸降北狄,自此享受高官俸祿,榮華一生”
將士們身上的盔甲被一層金芒籠罩,仿佛平添了幾許剛毅之色。
老侯爺的問話沒有得到任何一人的回答,幾息后,蕭煦國又問,“諸位是否愿意與老夫死戰御敵”
“守衛疆土,萬死不辭”
“守衛疆土,萬死不辭”
“守衛疆土,萬死不辭”
明明此處只有一千多個將士,可洪亮如鐘聲的回話卻響徹了整個山坳,一陣陣地灌入述律英的耳朵里。
蕭煦國笑道“我們簫家軍沒有一個孬種,述律殿下,請戰”
述律載厚蹙了蹙眉,對身側的少年道“殿下,出兵罷。”
述律英繃緊下頜,喉結滾了又滾。
今日進攻雁門關的北狄大將除了述律載厚之外還有兩員猛將,他們曾是北狄統一草原七部的主力,驍勇善戰,果敢威猛。
見他心生猶豫,另外一位將軍道“殿下趕快下令吧,前方就是雁門關,鄴軍隨時都會打過來,今日若不除了簫家父子,他日這些人就會攻破臨潢府,踏滅我們整個草原”
述律英握緊韁繩,銳利的眼眸里閃過一抹復雜的情緒。
幾位將軍齊齊催促著他,半晌后,述律英啞聲道“殺。”
一聲令下,北狄大軍呼嘯而來,蕭煦國吩咐眾人迎戰,山坳里很快便漾開了廝殺聲。
永安后蕭煦國歸降建德帝之前曾是前朝名將,剛過弱冠之年就已積下了不朽的戰功。歸降大鄴后,他奉建德帝之命出征大夏國,在玉門關外三次擊退敵軍,被世人尊稱為“戰神”。
其長子蕭千塵便是在玉門關出生的,他的母親臨產之前還在隨軍作戰,產子時正值沙暴,蕭煦國一拍腦門便給他起名為“千塵”。后來他春闈落榜隨父出征,累下戰功后就與義弟李戎駐守在玉門關。
另外幾子的戰績雖不如他這位兄長來得豐厚,卻也是能過獨當一面的良將。
本該享萬世功業的簫家軍,卻在出征北狄收復燕云十六州時損兵折將,如今又受困于這一處山坳之中,與七萬敵軍浴血奮戰。
時至此可,述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