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必須承認,科技為影視行業帶來的進步是顯著的,星球大戰很精彩,打斗炫酷又帶感,宏大宇宙背景襯托下,愈顯線條流暢的星際戰艦與機甲的迷人,放到藍星,絕對的大商業片,老少皆宜。
然而,一部,兩部,看的多了,桓栩漸漸麻木,類似的大戰,類似的宇宙煙花,類似的劇情線,已經不是代餐的問題。
其他類型的影片有嗎有的。
都是同樣的問題,大同小異,導演們的心思更多放在了視覺效果的呈現,互相攀比。
顯然星際大導們的好勝心同樣很重,然而他們卻忽略了最基礎的劇情,經過一下午和一晚上的惡補,桓栩的感覺是
大多數影片缺少靈魂,星際的文娛產業路走窄了。
尤其是,盡管影片種類豐富,桓栩在影視庫搜索,卻幾乎沒有搜到多少涵蓋藍星元素的作品。
這個問題,原主的記憶中也有答案,母星的文化已經逐漸被星際人類淡忘,即將退出歷史的舞臺。
桓栩打開保溫杯,杯中蒸騰著淡淡的霧氣,導演是個費嗓子的職業,他不知何時起養成了老干部的習慣。
輕輕啜了一口熱水,桓栩自語道“做人不能忘本。”桓導也是癌患者,要么不做,要么做到最好。
重操舊業,他的目標自然還是星際最高導演的頭銜。
不比特效,而是作品的靈魂。
桓栩也并不準備拍攝星球大戰,既然星際人民視母星文化為應該放棄的糟粕,那就給星際的后輩們一些來自母星的震撼吧。
作為地地道道的藍星人,桓栩一直以那些璀璨的歷史文化和傳承為榮。
星際的“子孫后輩”們淡忘藍星文化,當然不是藍星文化不夠好,而是子孫后輩們鑒賞能力有待提高,不懂得品鑒藍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是子孫后輩們的損失。
好在桓導是個熱心腸,見不得后輩受苦,那就由他這個“老祖宗”拋磚引玉,帶領后輩們重新找到他們的“根”好了。
桓栩看了眼時間,距離午休還有半小時,雷厲風行的桓導決定在上午就將演員挑選出來,下午直接開拍。
導演拍攝影片,可以公開招聘演員,也可以從自家公司挑選,星火作為一家娛樂公司,旗下也有自己培養的藝人。
和藍星時的娛樂圈類似,演員也有各個層次的區別,星火自家簽約了小二十位藝人。
只不過嘛,桓栩瀏覽著光腦上的影響資料,眼中閃過一抹冷光。
今天一早,影印的法務已經代表黃浩開始和星火的談判,他們挖走的不僅是黃浩這個導演,還有公司多位新、老藝人。
從照片上能看到,被挖走的演員們共同特點就是長相都很出色。
星火這樣的小廟,當然裝不下影帝、影后,公司目前只有一位一線,還是位年紀大了的老戲骨,二線藝人就是公司的一哥,一姐,現在都被影印打包帶走。
人往高處走,桓栩不會責怪這幾個藝人涼薄,當然,離開的這些人已經上了桓導的黑名單,日后絕無合作的機會。
視線在公司剩下藝人的面容上掃過,桓導點點頭,開始一一發送消息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