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要做包租婆,怎么可能讓鑫鑫置業上市?這上市了不僅財務要透明接受公眾的監督,還得承受那些古董的嘰嘰歪歪。
譚剛笑著說道:“老板放心,我也是這么跟他們說的,以老板的財力根本不需要上市。”
公司上市一是為了名聲,二也是為了籌集更多資金擴大公司規模。他家老板能在金融市場弄錢,完全沒必要。
回到家里,陸家馨就給聶湛打電話說了這件事:“阿湛,這兩座大廈的位置非常好,我想都拿下。”
聶湛還沒得到消息,不過一想就知道原因了。他說道:“再過些年港城就要回歸了,怡和是英資,他們會陸續出售名下物業資產轉移。你手頭現金流充裕,碰到了當然要拿下。”
說起這個事,陸家馨說道:“現在移民成風,他們也不想想,國外哪有那么好生存。現在將港城資產賣掉,等以后回來想都買不起了。”
曾經流傳這么一個故事,八九十年代有人賣掉祖傳的四合院去國外發展。二十多年回來,以為是衣錦還鄉,結果回來后發現這些年賺的錢別說當初賣掉的四合院,就是一套地段好的商品房都買不起。
這個故事也一樣適應八十年代末及九十年代初移民的港城人。他們賣掉名下物業去了國外,在外面發展不順再回來,發現自己連房子都買不起了。
聶湛覺得沒必要擔心這個:“移民成本很高,九成九的市民達不到要求的。至于那些大富豪,華商的根基都在港城,他們不可能將產業重心轉移到國外,最多就是在外頭留一手做退路。”
像萬生地產跟萬生銀行,能遷去哪里?在港城里是龍,去了別的國家可能連蟲都不如。而且所有資產遷到別的國家,沒有提前布置可能會被當肥羊宰。所以跑的,基本是英資或者中產以及小商人。
夏愨大廈跟溫莎公爵大廈要出售的消息很快就傳出去了,有許多人都想要,其中華人置業是最積極的。
宗詩夢得了消息,給陸家馨打電話:“家馨,我跟怡和總經理的夫人關系還不錯,要不要我介紹你們認識?”
陸家馨覺得沒必要,委婉地拒絕了。現在港城人都知道她財力雄厚,華人置業還跟她搶,那就正面剛吧!
譚剛得了陸家馨的話,在上門談這件事表示鑫鑫置業愿意溢價5收購這兩座大廈。因為受股災的影響,地產價格是往下跌的。怡和也不是因為地產下跌而賣掉兩座大廈,他們是有自己的戰略考慮。
華人置業投資部得了消息,立即跟他們的老板大劉匯報:“老板,我聽說這位陸小姐在股市大賺了。她現在愿意溢價5收購這兩座大廈,咱們要加價,她肯定也會往上加的。”
買東西嘛價高者得,但他們不知道陸家馨到底有多少現金流。陸小姐一副志在必得的架勢,他們要是將價格抬得太高,買到了有些虧,沒買到又得罪了陸小姐跟聶先生。
投資部經理見他不說話,說道:“老板,宏記大廈是小姐溢價兩成多拿下。這兩座大廈要溢價兩成多,就遠超我們的預算。”
聽到這話,大劉還是放棄了競爭。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