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時,她已淚流滿面。宮人勸道“娘娘若不舍親眷,日后求得恩典還能回府省親”
駛向皇宮的儀仗緩緩融化,明黃、朱紅、竹青融在一起,最后一片混沌。
姜予安再次聽到了劇組的工作人員的聲音
“姜影后的演技真的很不錯啊。”
“對,那種遺憾又決然的情緒,把握的太好了”
“下一場,沐佛節。”
“這是大場面,有很多群演,場面一定要控制好了,別弄出踩踏事件。”
“姜老師化好石佛妝之后,坐在蓮臺上不要移動,有點辛苦,咱們爭取一場過”
劇組忙碌的人影清晰了一些,隱約能看見人臉,有人在化妝,有人在調整燈光,還有人扛著機器跑來跑去。
“電影內容”和“拍攝過程”,像兩張顏色不同、圖案相似的照片交疊在一起,姜予安介于這二者之間,他能看到電影內容,聽到拍攝過程,但無法干預。
“沐佛節,正式開拍”
隨著劇組開工,新的畫面緩緩成型。
并不是人聲鼎沸的“沐佛節”,而是一處靜室,四處都是石料,有些是成品,有些是半成品
,但它們無一不是佛像,每尊佛像的臉,都與姜嬋一樣。
顏青獨自坐在靜室中,握著刻刀,緩緩雕琢出新的佛像,但這一尊與其他不同,并不是普通的石頭,有種古怪的生機,通體灰白,又像某種特殊的泥。
本作者洛大王提醒您為我心動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
“等你將神石雕好,陛下大悅,賞你千金以后就不用留在姜家當畫師了,自己買個宅院,再娶個賢良的妻子”
顏青指了指門外,示意說話的人出去。
那人呸了一聲“天天和石頭呆在一處,我看你也變成石頭了”
顏青不止畫工傳神,雕工也十分精湛。旁人見過他雕出的東西,都會感嘆一聲“神乎其技”。
然而,他自己卻對雕刻出來的東西不滿意,之前那些石像都是瑕疵品,唯有此刻的“神石”尤為不同,它有一種奇異的生命力。
雕刻過程中,每一刀都在他心中模擬過無數次,沒有一絲一毫失誤,他有種預感,等石像雕刻出來,那將是他最完美的作品
至于阿嬋有“觀音轉世”之名,應該沒有人會虧待她。在他看不見的地方,她會過得很好。
顏青視線落在“神石”上,他親手雕刻出的那張臉,與阿嬋一模一樣,這是陛下的命令,雖然覺得這對神佛有些不敬,但他無法違抗。
陛下信奉的那位如愿佛不似正神,或許會動搖國本。不過,這與一個位卑命賤的匠人有什么關系呢
最完美的一尊觀音像完工,陛下要求的“神石”終于雕刻好了,其他瑕疵品都被毀去。
顏青雙手顫抖,跪坐在地上,仰頭望著石像的臉,與姜嬋不同,石像神色悲憫,只有神性,并沒有活人特有的,鮮活、多變的情緒。
他望著神像,卻透過那張臉,看到了另一個人萬千思緒,歸于寂靜。
石室之中,不止有這尊觀音像和顏青。姜予安站在石像一側,但顏青毫無所覺。
姜予安輕輕握住石像的手臂,他想試一試,是否能通過這座石像,感應到姜千瀾現在的位置。
然而石像異常冰冷,現在還只是石頭而已。“神石”的確與普通石材不同,表面有無數細小的孔隙,如同人的毛孔,湊近能聽到細微的氣流聲,就像是在呼吸一樣。
它不是姜千瀾,只是一尊剛被雕好的石像,而且異常堅固,與姜千瀾那種瀕臨破碎的狀態不一樣。
姜予安看了好一會兒雕石頭,并非在這個場景里毫無收獲,至少,他知道了石像的來處。
“神石”是由如愿佛的信徒的,顏青是負責雕刻的工匠。未來,這座石像只剩一個頭顱,由此引發觀音相一案。
能知道它的來歷,也是一件好事,或許能夠找到讓姜千瀾脫離束縛的方法。
“神像”既成,普天同慶,陛下有令,佛母降世,要在京城巡游,讓百姓都沐浴在菩薩的光輝下。
顏青受到千金之賞,他將賞賜都捐出去,賑濟災民,仍然過著清苦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