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藤新一和小蘭園子也只能選擇道別回家,回去的路途,除了園子在眼神閃閃發亮的回憶著醫生那帥氣的破案姿態,就只有不滿的新一在碎碎念
“什么嘛,那家伙又給我這種敷衍的回答,上次讓我猜定居還是旅客的時候,尼昂醫生就是這樣敷衍我的。”
而這次,新一顯然不再相信對方的敷衍,也不信對方所謂的“自己在裝模作樣,然后湊巧賭中了”這樣的說辭。
畢竟那位醫生的確是以第二方視角中,以警察抵達現場盤問完基本信息后的瞬間,就直接還原了案子的本貌。
速度。
那個還原真相的速度
新一步上了園子的后塵,他同樣眼神閃閃發亮,只不過里面彌漫的不是園子那般的憧憬,而是單純的斗志。
如果還有機會的話
下次我絕對要比他更快的破案
。
這一事件過后,和醫生住在同一條街的新一便時不時會去和對方接觸,雖然基本上十次能撲空個九次,但難得中的一次,也足夠少年和對方聊的歡快盡興。
不久,2014年,新年。
獨在異鄉的尼昂,受邀前往工藤宅一塊過年。
那是尼昂第一次見到那位有名的家工藤優作,以及19歲就囊括了各大影視獎項,曾經一度風靡全球,但在二十歲就閃婚的前女影星工藤有希子。
一番寒暄,主客相處和睦。有希子在從兒子口中得知醫生擅長根據表情洞穿情緒后,還一度興致勃勃的想要檢驗自己的演技。
順理成章得到演技驚人的評價,有希子不知道對方是不是真心話,至少她看著對方很像是認真的,于是一時間就笑得更加雀躍,對面前這位俊美又紳士的青年更加熱情。
“是個溫柔體貼的好男人吧”在新年聚餐后對方起身告別,將人送到玄關返回的有希子看見了自己神情嚴肅,一副沉吟般神色的丈夫,一時間好笑的湊過去戳了戳對方的臉,“怎么啦,優作,吃醋了”
“不,只是覺得那位叫尼昂的先生,給我的感覺有點奇妙。”
“奇妙”
“嗯”
工藤優作回想起了對方的雙手。
帶著槍繭的手,加上美國人的身份,似乎并不算太過奇特,畢竟美國槍支自由是眾所周知的事,甚至還有不少槍械俱樂部在試探的時候,對方也的確明確回應了自己是華盛頓某個俱樂部的會員。
但還是覺得有些奇特。
沒有明確的證據,更像是一種直感,那位先生似乎有些不簡單,尤其是在談及一些實事和一些案子時,對方無意間透露出來的價值觀稍稍有點另類。
不過也沒有超過異常的程度,而且總歸是沒有惡意。
思索著,工藤優作拿出紙筆,記錄下了尼昂一些特質。
“你在記錄什么”有希子好奇的看著。
“那位心理醫生身上的一些痕跡。”工藤優作說,“他或許能給我寫出新作的靈感。”
“哎呀”有希子挑眉,“雖然我也覺得對方很特別,足以當主人公的模板,但你又要開新書了你已經在同時連載二本了吧沒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