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芬嘆了一口氣說道:“帝國上下都在準備。北方的戰爭最終是不可避免的,就看除了海拉人之外的,帝國的其他對手會不會攪和進來。”
蘇格特點了點頭,隨后說道:“最近,奧卡人地中海艦隊的航行次數越來越多了,我們的戰艦卻。”
話音未落,卻被對此事不敢興趣的思芬打斷道:“這話題你應該和波輪家族說,他們主管戰列艦技術。”
蘇格特嘆了一口氣說道:“不,不是技術的問題,帝國舊派們不愿意做根本性的讓步。皇帝陛下也只是在平衡各方的矛盾。”
##
視角回到帝都邊緣的工業區內。
第六天,
工廠中,隨著鐺鐺的敲擊聲,秉核在給第三輛已經完成的樣車鋼板上增加最后的符號,一個鐮刀一個鐵錘。秉核腦子趣味的加載了這個符號,認為能夠保佑自己的戰車皮實耐操。
當這個符號被鉚釘固定在了鐵甲上后,站的稍微有些遠的秉核一邊欣賞,一邊胡思亂想道:蘇維埃那些沒完成鋼鐵慈父偉大光輝的怠工工程師,是要被送到西伯利亞挖土豆的。
最后的裝飾固定在了這這輛戰車上,戰車算是正式下線,可以測試了。一旁的工人,對秉核問道:“少爺,這是什么?”
一臉仙氣(熬夜幾天,還撐著的樣子)的秉核努力擠出微笑說道:“這個符號,代表著我和勞動人民的深刻友誼。嗯,聽不懂吧,聽不懂就不要問。快點干,還有別的車輛。今天的工分嫌少嗎?”
#
半個小時后,在兩千米外的飛艇上寬敞的吊艙大廳中,幾位和擎山同級別的軍官,簇擁著一位帶著藍色寶石金屬軍帽的帝國元帥正在遙遙的看著三號工業區的情況。
此時,在這個工業區中,機械院學生們分為三個試煉組,每一個試煉組占用了一個工廠區,和一個個測試的廣場。
而秉核是最后一個試練組。飛艇上的元帥用遠望術所觀察的就是秉核工廠區的情況。
當透過工廠的大門看到正在轟隆隆開出來的坦克在場地上噴著黑煙,在秉核故意設置的凹凸道路上奔跑測試時。
一位胡子頭發灰白卻穿著沒有軍銜軍裝的軍人對身后的擎山問道:“他在的工廠運作效率很高?”
擎山說道:“是的,第三組的工廠內零件進出量,是其他小組的六倍,可以說工廠內所有的大型機械都在開工。”
#
注:軍方的這個觀察小組,不單單審查秉核的小組,而是對各個小組都進行了審查判斷評分。
當然在審查了三個小組后,軍方上層最后將目光停留在了秉核這里。因為在將軍們眼中,此時只有秉核在機械工廠的表現才算是滿足軍隊的需求。而其他的學生還很欠缺。
比如說璃韻凱斯的第二小組所在的工廠,雖然也是在合作,但是更像是學生之間獨立做題相互討論,你做你的,我做我的,然后相互對照答案。第二組的工廠中機械開動,停停散散,更像是學院派的研究,而不是軍隊前線獨立軍工的模樣。
相對于其他組,秉核在的第三組體現出了截然不同的領導能力——這和魅力數值是不能混為一談的,這種領導能力是一種工作能力,能將龐大工作細分成一個個小塊,每一個小塊,都能給分給各個部門,最后成為一個體系運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