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兩百年前海人類徹底遺棄這里的原因,是因為該地區,海溫變得不穩定,加上東大陸整個淺海大面積出現赤潮。
強大的海人類勢力暫時向南后撤,而東大陸的陸地人類就順勢搶奪了千鰲島。但是近二十年,貌似海人類在北方海域的一系列設施建造完畢。讓這里的水文變得可控。就開始出動力量重新搶奪千鰲島了。
天色入夜。
蘇鴷返回了駐地。駐地內的防御設施建設完畢,幾個路口拉上了鐵絲網。周圍的叢林布置了點遙控地雷。一條條軍犬更是從籠子中牽出來,被喂了興奮劑,拖出來守夜。
趙宣檄在看到蘇鴷平安后,則是把蘇鴷送回港口的戰艦上,他在陸地軍事基地上則是召集了隊長們,針對全島地圖進行安排。
趙宣檄:“海人類現在在西南部幾個大島的活動頻繁,他們的入侵部隊在五百到兩千人左右。他們也就會在這個星期內抵達。我可以告訴各位,海人類新法術傳承和我們大不相同。技術科技也和我們是兩個樣子。”
趙宣檄打開了顯影術,一個直徑三米,六條長腿的,海龜形態的機械體出現在顯影術上。顯影術機械海龜一分七個,七個光學模型上,機械海龜能安裝不同的模塊進行改裝。
有些龜背上是機械炮臺,有的龜背上是迫擊炮,有的龜背上焊著火箭發射器。
趙宣檄:“生物機體在大陸上已經淘汰了。但是在海洋上,海人類們依舊將其保留。在每次沖突中都是以這種金屬怪獸為先導力量。其裝載的重火力非常可怕。
所以大家要避開鋒芒,當敵人試圖登陸時,及時布置反重型裝甲地雷,進行阻礙。”
隨后顯影術切換成了另一個單位,這是一個步兵單位,但是全身包裹著鐵皮。全裝備后,重量超過三百公斤。更像是星際時代的動力裝甲。在作戰中這些身穿裝甲的步兵會掩護龜形中機甲登陸作戰。
趙宣檄:“海人類的動力服發展路線和我們不同,他們領土核心是大片的淺海大陸架,所以發展是兩棲,即在水下切換成游動形態。”
圖像上的機甲進入水中變成了有多個葉片煽動的形態,具體游動姿態類似于葉足類,也就是寒武紀霸主奇蝦那一類(現在滅絕)。
趙宣檄:“所以在陸地上,他們的行走狀態很臃腫,但是他們這些裝甲區非常厚。”——陸地人類所有機械裝甲首要指標都是速度。
趙宣檄在顯影術上標紅了這個臃腫機甲上一個個防御裝甲模塊,重點標注了機甲上關節、裝甲間隙這些薄弱點。
【海人類的科技樹和陸人類是完全不同的】
首先他們的內燃機科技樹,內燃功率比不上陸人類。因為陸地環境靠速度,在海洋環境,海水提供隱藏,當然海水阻力也阻礙了高速高功率發展。
海人類的兩棲機甲根本輕盈不起來。而且長期要泡在水中的機械設備在行動上有浮力支撐。過大的體型并不影響機動力。就和動物在海水中容易大型化一樣。海人類的機甲也在這幾百年來不斷增重。
現在,當海人類二十多噸機甲直接來到岸邊舉起二十毫米口徑的鏈炮,對著岸邊一頓火力掃射。然后螺旋槳攪動海浪,撤回海水中。只在沙灘上留下痕跡和海水浪花,這宛如鱷魚捕食一樣的操作,讓來不及調集重火力的陸人類們非常懵。
而且海人類雖然沒有走內燃機科技,但是他們走電力科技。尤其是鋁片利用海水電解質放電的科技,在海人類的機甲上普遍使用,他們的機甲沒有淘汰生物動力,但是操作系統電子化程度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