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歷659年9月13日。
太云帝國和荊川帝國保持了四十年的友好,是因為一件“小事情”而打破的。
太云帝國的一支礦物考察團,被荊川的軍警扣留。雙方發生沖突,導致太云帝國考察團內十四人失蹤。
這個‘小事情’在荊川帝國朝堂看來,并沒有什么大不了的。畢竟兩國已經友好了幾十年了,當今太云皇帝的親娘也是荊川皇室的公主。這種小風波根本不可能持續的。
但是整個荊川的上層錯了,他們原本惦記的兩國皇室之間的世交友好,似乎是一夜之間消除了。
當天下午太云帝國電令荊川必須放人,并且停止在銅川對太云的軍事入侵行為。
十四個小時后,太云帝國的大使遞交了一份國書。而上面,附帶一份218年前的交割契約。
荊川朝堂一片嘩然。
【要說清楚這背后的故事,得從三百年,不,得從五百年前說起】
五百年前,一個機械師家族從太云帝國境內出走,來到了荊川境內。當時荊川帝國將銅川的封地給了這個機械師家族。
而這個機械師家族立足于此地,在數百年內將荊川的軍事工業規模提升了二十倍,將原本荊川較為落后的軍事技術更新到時代一流,且將原本的規模翻了六番。而荊川帝國國力因此倍增。
既然國力強大,那么荊川就開始‘作’了。向北進犯玉群,向東進犯浙寧,連年征戰,消耗國力。
最終經過三代君王的揮霍,荊川的國內外矛盾終于開始爆發。也就是在230年前,浙寧開始攻伐荊川。浙寧的軍團七戰七捷,打到了荊川的首都。而當荊川帝國喪失國土一半以上時,生產力丟失三分之二。
各國對荊川衰落樂見其成。在荊川孤立無援的時候,只有太云帝國答應了軍事援助,但是,條件是銅川。
是的,這幾百年來,太云一直盯著荊川西邊,在荊川強盛的時候默不作聲,但是荊川衰落了,自然就開始找機會了。
而荊川當時的首相,恰恰就是封地在銅川的那個豪族的。所以太云與其說對荊川索要封地,倒不如說是重新招攬這個家族。
這位首相名融北星,在當時主導了對太云的簽字,請來了救兵。然而就在荊川成功復國后,太云等著融北星重新帶著族人歸附時。
復國后的荊川這邊突然變化了。融北星由于“背著”帝國,被彈劾下臺了。
當時荊川帝國皇帝,親筆信寫得感人至深:“祖先之地不敢割讓。”然后派遣使者前來太云,尋求用其他經濟利益來補償太云的援兵。
太云頓時覺得荊川不講道理,當時的太云皇帝,朝明巨覱認為:“地你可以不給我,但是人你得給我!既然融家觸犯了荊川的國法,那么就把融家貶下來,送到太云來抵掉這次出兵之恩。”
但是荊川這里,在這里又磨蹭了。
最后太云明白了。感情,這一切背后,就是融家自己自導自演的。
融北星壓根就不想讓家族重歸太云,所以在請完太云的兵后,讓荊川皇室貶斥自己一人,使得簽訂的借兵條例不具備效力。
太云皇帝不堪受此奇恥大辱,他當即出兵進攻荊川。
次年,太云的軍隊搶下了銅川半個礦脈,但是銅川另一邊工業區的設備還有人口,被融家遷走了,如此清野堅壁,讓太云此次入侵以失敗告終。
軍隊占據不能開采的礦脈,毫無作用,太云什么都沒有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