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著蓬海方面的怪異邏輯頓時氣笑了。
當即拿起了筆,洋洋灑灑寫下了數千字的回執,大致的意思“慫貨們,你要戰那就戰”的意思。
他寫得爽了,就在他打算把這張回執遞出去的時候。
蘇鴷(光靈):“打住,打住,別人嘴炮你跟著嘴炮?我沒教過你嗎?”
趙宣檄滿臉不解。
光靈:“好吧,我好像是沒教你。哎,這種叫囂挑釁,罵回去你覺得威風,但是別人會覺得你品次低。我教你怎么寫。”
蘇鴷光靈控制了趙宣檄的手腕,信紙上寫到:“沙暴和蓬海的經濟合作是雙方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雙方關系改善,雙方在多個新領域加大了合作力度。在過往的合作中,沙暴一直是尊重蓬海的法律政策,并且愿意在雙方共贏的框架內,促進雙方關系進一步發展。但是總有一小撮人對沙暴和蓬海之間的合作帶有偏見,在其中煽風點火(以下省略三百字)。”
蘇鴷寫完后,仔細自查一下,點頭說道:“嗯,就是這個文案。”
而一旁的趙宣檄仔細品讀,其實他還是看不懂,只是感覺,這篇文章比自己剛剛寫的更加方正,更加官方化。
【外交發言的官腔很有藝術,絕不會輕易地表達情緒,落下口實,給有心人利用】
蘇鴷在這片文章中,腔正字圓地敘述了幾個意思。
第一——威脅:老子給你合作,是給你利益的,你要一拍兩散,試試看,看誰賠得起。
第二——甩鍋:我遵守你的法律,遵守協議完成了義務,現在出問題你找我?
第三——強行定義:說你是一小撮人,哪怕你們全國都嘴炮,只要你們沒能力用戰爭變更話語權,你們就是一小撮人,我不怕耗,我有足夠的力量跟你耗,誰怕誰?
蘇鴷再細細地修改了一些措辭后,看到趙宣檄眉頭依舊緊鎖,很顯然還難以理解的樣子。
蘇鴷光靈無奈地搖了搖頭,遂換一個語氣說道:“千萬不要和傻子辯論,你忍不住逞口舌之快,他們一千張嘴。而現在——”
小小的光靈走入文書正中央,抬起頭望著趙宣檄道:“好了,你只要知道他們是只會陣后饒舌的小輩,何德何能與你對話!”
聽到這,趙宣檄松開了眉頭點了點頭。
他很難全面理解蘇鴷的想法,現在挑了最好理解(最順耳)的一個來認可——‘蓬海這幫小人不配”。那就不用再費腦筋從別的方面想通了。
趙宣檄拿起筆用理所當然的模樣點了點頭,對蘇鴷光靈說道:“你這個,我再改一下。你去休息吧。”
蘇鴷看著趙宣檄臉皮已經厚如城墻的表現。笑了笑道:“好了,我先走了。”
當蘇鴷光靈離開后,趙宣檄空坐了數分鐘,然后站起身來,迅速將剛剛自己寫的檄文,送到了碎紙機中。
……
五百公里外,源江上的蒸汽輪船上。
‘噗嗤’,蘇鴷笑出了聲音。
外面威嚴強勢的趙宣檄,在平等交流中,時不時地表現得和孩子一樣,耍賴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