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水集團之所以能夠搞更高的自動化,是因為在制度。
太云是標準的封建責任制,除了采取記件制度,對負責工業環節的領頭職業者在權利爵位上的獎懲制度,對更基層的的工人就沒有獎懲了。而在漢水對基層開放了更多更細致的考核競爭渠道
工廠中職業者等級在太云是一個固定的階位,而在漢水這是一個初始文憑。太云工廠中有更多的人為了評更高工種,著眼于自動化的整體環節。
而輕鈞上更多關鍵環節還是被高等匠師壟斷,初級匠師難以過問。
【制度促進技術,促進了工廠流水線技術,更是促進了每個人身上的個人技術產品更新換代】
此時這個軸承工廠中生產鏈上,一個個身穿機械服的人正在走動對機械運轉例行檢查,工廠中的大屏幕上播放這個生產線的情況,一簇簇燈光顯示著工業鏈上各個環節的狀態。
將目光專注于這些工人身上的機械服——這個數量,代表普及度,說明漢水集團的工業機械服已經非常大眾化。
而工廠中所有機械服款式大致相同,功能略有增減。亦可說明這種產品是制式的,而且分幾個代次,這種產品在逐漸日新月異。
……
這是漢水出品的機械服,這些機械服上的變化,就如同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紀初期,大哥大向著智能手機發展一樣。
機械服發展趨勢是越來越智能化。輔助功能越來越強。
例1,職業者進行的超聲波檢測術法,機械服結構直接輔助屏蔽術法操作噪音。并且數據系統時時刻刻反饋這些操作的精度,讓職業者時刻了解該如何微調。
例2:頭盔上有三個旋轉的鏡頭,可以調節鏡頭視角,多幾個可控記憶金屬絲輔助檢查細小管道。
這一系列設備很大程度上拉平了低級制造職業者和中級職業者在生產上的差距。
【機械服的變化,是此次工業變革的標簽,但不是全部】
漢水工廠中大量的生產工藝被更改,越來越多的手工步驟變成了調節機械手自動化生產,越來越多的自動程序增加一些小補丁變得智能化。
這種產值增加是可持續性,并且不僅僅百分之幾十,而是翻一番向上漲。
漢水集團的工業產值自去年開始就增加了百分之五十,在工業產值上輕輕松松碾過輕鈞主導的兵械聯盟。而芯片技術直接換代了兩次,各個關鍵領域在技術上占據了主導地位。并且在資源消耗上還不足兵械聯盟的三分之一。
這要是在一個正常的資本主義國家內,輕鈞家族生產集團哪能繼續存在?必定會被漢水集團毫無懸念地吞并收購。
但是在這里,太云就是一個標準的封建國家,輕鈞主導的工業鏈盡管老舊過時,只要當權集團,朝明不讓他們倒塌,其他后起工業集團就根本沒法吞并。
因為封建的頂端,權利的分封者——帝王,其首要任務就是平衡。
軍權上他們要平衡,而當經濟權利影響其統治,他們也要平衡。
漢水現在再度影響太云的平衡,如果要是十年前,太云面對著這種情況,會立刻拆分漢水的技術團隊,同時將部分技術轉讓給輕鈞,以粗暴的方式強行達到平衡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