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控制者是太空戰艦操作官,現在這是純女性的上位職業。
2:天騎士是太空機動兵團作戰駕駛員,現在這是純男性的職業。
3:指揮官則是星表作戰兵團總負責人,現在這個職業則是男女各半。
【純女性職業,并非性別歧視,而是天賦使然。一味強調平權,而忽視每一類人群的天賦不同。則是反向歧視。例如地球上燈塔國的族裔入學強行平權,結果亞裔被歧視。嘖嘖,真的平權搞起來,不妨在足球,籃球上也搞平權,足球上亞裔進球算兩個,籃球亞裔進球算1.2個。這樣讓世界杯得獎概率也在人種間平權起來,豈不美哉!】
天騎士和控制者不是一開始就是單性別的。
在五百年前聯邦開始預備培養這兩個至高職業的時候,也是如指揮官一樣,是性別多樣性的。
但是這畢竟是至高職業。進入這個職業的無一例外都是最為努力的,有些人天性上與自己選的職業有一些不適合,在競爭中帶來瑕疵,則最終會讓那些努力至極的天才們黯然之極。大多數天才都是不容忍瑕疵,才會成為天才。所以一開始就不會選錯。
三大至高職業,要的不是所謂的跨越多人種族群的動員力,因為匹配這群人的戰爭武備是聯邦最先進的,而最先進也意味著資源是有限的,容不得武器浪費,人才浪費。
所以在三百年前,在至高職業上,發現性別對道路選擇有絕對影響后,后續就沒人選擇不適合自己性別的發展道路了。
……
那么仔細說說,控制者和天騎士職業的特殊性。
首先是控制者,這是控制太空戰艦的職位。
一艘超大型的太空戰艦,其實最關鍵的是什么呢?艦炮?裝甲?都不是。
人類造太空艦隊是為了巡航太空空域,所以最重要的就是在太空長時間巡航的能力,太空戰艦的自持力才是最重要的。能維持幾十個月,甚至幾年,才是一艘太空戰艦在設計上首要考慮的問題。
聯邦的太空戰艦和海洋表面的戰艦完全不同,而且編制也完全不同。
整個戰艦內沒有多少空腔,也沒有可供船員行走的走道,控制者和她們的侍從,就是各自呆在戰艦各個模塊中獨立的一個四米見方的球形控制室中。
戰艦內部沒有走廊只有管道,這些管道最粗也就是人的大腿那么粗,根本無法通過人,控制者是通過納米機器人在這管道中流動來檢查戰艦情況的。這些管道就如同人類身體的血管一樣,調節著戰艦各個組織的平衡、穩定。
現在戰艦上一切苛刻的技術指標,都追逐性能的穩定。
戰艦是一個巨大的作戰平臺,各個部分在不校對的情況下很容易失去平衡,例如一個激光炮的觀瞄系統,在遇到太陽磁暴后,系統肯定會出現偏差。
就算是平日,在環繞行星的時候,如果計算機不每秒校對平衡,其機械齒輪稍微熱障冷縮一下,都會讓激光炮失去準頭,而在太空中散熱還有陽光照射都是極容易出現問題的。
宇宙歷早期,聯邦企圖讓計算機完成校對。
但是事實證明再好的系統,再好的計算機,也會因為硬件老化而出現數據錯誤。而越龐大的戰艦計算機硬件系統越多。
所以始終要人來完成這如同繡花一樣的檢查工作。(不乏有男性擅長繡花,但和女人比繡花的男人可是鳳毛麟角。)
這就是控制者的工作,這群女士們駐守聯邦的宇宙邊疆。掌握著聯邦太空最昂貴的武備系統,太陽系各大行星的太空戰區指揮系統都是由她們擔任司令官。
……
再說說,天騎士這個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