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場里的第四個小時,
均摘星對接了指揮艙控制系統,直接接手了百分之三十的人工智能控制體系,而在操作的過程中還在不斷接管更多的操作系統。
在大廳中,均摘星的法脈體系全開,光粒在基地的發射器中不斷對外發出。
這些含有簡易作戰智能程序的光粒,對著基地外發射。此時就如星際中母蟲控制蟲群一樣,不斷回收信息,調控著數百公里范圍內,一批批智能兵器的作戰目標。
一旁的輔助人工智能鋼鐵雄心原本控制基地的程序被均摘星逐一替代,當均摘星注意力挪開這個程序后,鋼鐵雄心悄悄備份了這些程序,然后悄悄地對比兩套程序的差異性。
對指揮官來說人工智能其實并不能說是好幫手,好朋友。
作戰需要默契磨合,最好的人工智能其實是自己的思維程序。九級到十一級的人工智能,在選擇侍奉一位智慧的時候會極力地模仿這個智慧,以至于自己成為被侍奉者的思維衍生、替身。
話說呢,均摘星現在還沒有意識到鋼鐵雄心的情況。
這不,均摘星隱隱地在和鋼鐵雄心較勁,思維速度加速到五百倍!大量將自己優化過的程序替代鋼鐵雄心操作。
這些出自八百年前的世界觀在今天真的幼稚得有些可愛!
……
視角回到現在的大陸戰場上。
在巨大的地圖界面上。
均摘星的基地在中央陸地橋連接上,在漏斗大陸中央的連接處是一個較為平緩的盆地。但是在上大陸的南側和下大陸的北側是連綿的山脈。漏斗大陸上下兩個大陸的板塊是擠壓的,所以形成了大規模造山運動。
這樣的地形就代表著均摘星在考核中初期科技樹必須點地面山脈戰技術。
地面武裝要研發適合山脈行動的碳纖維復合材料輕機器人。重甲地面集團軍的技術樹要放在后面。
空中武裝要在一個個地域建造信息指揮塔,在指揮塔建立的通訊范圍內,進行無人機蜂群武裝體系。重裝轟炸機的科技樹也要放在后面。
在前幾次天體塔入學考核中,均摘星欺負萌新,玩速攻流,給世人眼中留下來一副很莽的樣子。
然而事實上,在課程中,均摘星和圣槍學院的優等生們對抗時,風格是越來越茍。
當代指揮官進攻流派太強了。在不斷被毒打殘害的過程中,均摘星在課程中沒能承接任何一個導師的進攻傳承,不能以攻對攻。所以就只能自己摸索,而自己摸索的風格就是防守反擊。
這不,在現實中考試前十天,均摘星在課程中和融繼璇又較量了一次,雖然還是被毒打,不過,已經相當能抗揍了,融繼璇不得不將科技升級到大后期,祭出數百個天基武器,均摘星才崩潰。
融繼璇是圣槍學院的第一梯隊,現在均摘星對指揮官職業頂層已經望其項背了。(當然均摘星也知道自己指揮官職業的上限在哪!)
而現在的地形,現在的考核模式,以及某些人的忽視,是前所未有的適合均摘星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