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型的飛碟母蟲,在感應到均摘星的信息后,發出了非常歡喜的笑容,它本身的大腦有一定的智能,但是最多就和小狗差不多吧。
面對均摘星這種能賜予心靈的存在,讓它的族群偉大的存在,在它們那簡單的邏輯概念中,均摘星乘坐的那個穿梭大風暴區的飛船就是它們的守護神。
……
834年3月3號。
均摘星看了一下飛船上的日期,頗為傷感地說道:“我又老了一歲了?”抬起手抹去了時間投影。
展開在面前投影為當前紅斑風暴區域生態試驗場的信息,在紅斑風暴外圍圈區域,接受自己推進進化的電鏈蟲物種,一共有六百七十三個族群。它們已經將原來最初的電鏈魚在生態位上淘汰掉了。
是的,現在這個物種不姓熾了,跟著均姓了。額,好像沒啥差別!
這些電鏈蟲族群也已經出現了多種發展方向,畢竟呢,磁云星上的環境是復雜的,厚實的大氣,密度都不同。
有的電鏈蟲,外殼傾向于鋁鎂輕質,朝著大氣層上空發展。有的電鏈蟲族群,則是加厚外殼,直接朝著壓力更大的液氫層發展,企圖在富饒的液氫生物圈內搶奪資源。——好吧,發展到這里,已經讓均摘星有點顧不上了,畢竟路子走寬了,路線就多了。
今天,風暴區域的風兒甚是喧囂!
幾分鐘后,均摘星在人工智能的反復警告中,穿著防護服直接爬出了飛行器。啪嗒一聲跳在了母蟲上,然后站了起來,緩緩挺直腰桿,瞭望遠方連綿數十公里的氣旋云浪,緩緩地張開臂膀。
均摘星如此放肆時,周身出現了一個發光的罩子,黏在金屬外殼的電鏈蟲背部,看起來如同一個頑固的水泡。這是納米工具體系構成的防護層。
看似渺小的均摘星在母蟲上踱步,掌心中的信息光粒,匯聚后,打入母蟲體內,自然是為母蟲做全身體檢,當然了,這光粒是直接燒進去的,讓這個母蟲非常不適。
但是程序讓它必須畢恭畢敬地等待上面的這個“神物”(沒錯,電鏈蟲的眼中,均摘星的座駕才是神)完成神圣的術法。
而在飛碟母蟲身邊,一個個扁平菱形的飛蟲則是在旁邊數百米范圍游曳,一束束電磁波正在向母蟲匯報情況。
這些飛蟲密集的交流,時時刻刻告知母蟲周圍的氣壓、溫度,以及各種豐富元素的含量。
而母蟲則是控制著種群在大氣中移動,和其他蟲群相互聯系。
電鏈蟲作為生物的社交基因,被均摘星保留了,并且在其附腦的程序編寫中,加了一些復雜內容。
例如合作捕獵。
最近這種飛蟲蟲群已經在風暴云附近占據了高段食物鏈,成群結隊地進攻電暈大氣中的獵物。
然后,根據不同金屬元素的需要,還會把獵物的器官打包起來,和其他種群進行交換。
是的,現在大型生物中各個器官的金屬種類成分是有所不同的。處于靠近液氫層的電鏈蟲族群,可能就和常在氣氫層的電鏈蟲需要的元素種類完全不一樣,商品交換互通有無嘛!
好吧,均摘星在這些母蟲的程序中,還專門設計了一套物價計算體系。若是讓專業金融人士,看到這個物價計算體系,能想到很多炒作的方案,不過,蟲子還沒有炒股的智商。這道物價計算體系還算穩定。
此時在均摘星的腳下三百米處,一個個碩大的吞噬蟲正在進行吞噬,這坨山一樣的生物已經完全看不出有任何電鏈蟲的原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