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旗幟符號出現后,所有的大制造師們起身立正,然后以最為鄭重的態度對旗幟敬禮,同時齊聲道:“人類智慧永耀星空。”此口號是致敬圣熾白隕天后土之星文明形成的道義信仰。
儀式完畢后,葉秋盛示意大家坐下來,而中央的圖像上,出現了均摘星的身影。
葉秋盛說道:“電鏈蟲族群的出現,是一次值得載入史冊的勝利,這位年輕人的功勞是需要銘記的。”
葉秋盛看了看諸位說道:“我覺得今年,我們有大制造師的申請名額了。”
……
聯邦的大制造師評選不是由制造師內部投票評判而壟斷的,也不是按照一個星球允許出多少個。
而是人工智能對這項科技與聯邦的工業體系的關聯度進行運算得出的。具體情況還進行分科:例如天文學科和應用的關聯度很少,和其他學科大制造師體系是不同的,所以會單獨劃一個科目出來獨立評判。
而均摘星這種科研肯定是能夠評判上大制造師的,因為怎么算都是關聯性非常高的科技,更新磁云星開采模式后,足以讓聯邦的太空系統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至于磁云星大制造師協會為什么會積極的幫均摘星申請大制造師——這是科技工業,和軍事上本質的區別。
社會中軍事相關的權力永遠是有限的,例如這幾百年,指揮官集團的能力比過去強了不知道多少倍,但是最頂端的軍事權力還是只有一百多人掌握!其他的全部在競爭中。但是工業經濟蘊含的權力是能隨著經濟的發展而倍增的。
例如最早的煤鐵復合體,一個工廠一個煤礦吸納人口,然后制造另一個工廠吸納人口。無限增生,制造了大量的管理崗位(重要權利)。
當今的權力也是如此,大制造師越多,一個星球的話語權越強!
光環星就只有六位大制造師,磁云星足足六十七位,要不是光環星球有軍事重鎮的地位,磁云星能直接讓這個星球邊緣化。當然,若是要能誕生三四百位大制造師,磁云星就能朝著土之星分庭抗禮!
眼下呢,在會議大廳中,這些大制造師都在看著均摘星的資料。
主管碳星(磁云星的高能衛星)的曹新鴻對均摘星的資料頗有興趣。
他手掌上跳躍著傳輸光粒,在面前均摘星的個人資料上畫著重點,
重點1:富能度達到了134549,采用思維容器。
——曹新鴻標注:這是能短短兩年內在設計上完成重大突破的原因之一。
重點2:從天體塔學院以首席身份肄業(雖從未擔任過天體塔學生會首席,但是打穿整個天體塔成就第一名,在別人眼里就是首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