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立體影像可以更清晰地看到這種海水基建的細節。
一層層網格在海水的各層次上,每個網格都是塑料和高瓷片構成的。有定標器標注,每五十米一層,每層上固定通道。宛如細胞器上薄膜結構。
這些海水中的隔層,有數十萬平方公里面積廣闊。當隕石打擊時候,這些防護層之間會出現核爆,如同反應裝甲一樣。在水層中,核爆的能量由于水介質的作用,將充分發揮對抗隕石沖擊的能量。
從能量的角度來說,原本能深入水下數千米的隕石轟擊能量,作用將停留在最表層五百米。在模擬驗算中,隕石在大洋表面掀起的水層面積將增大五十倍,但是無法貫穿至海底,相當于能量被五百米的水面消耗殆盡!水至柔,卻能抵住至剛。
這是取決于基建,只有非常靈敏的感應器,才能讓水下核爆在隕石和水面接觸的剎那,發生共爆。
并且各個水層的核武爆炸,在那一剎那還必須協調。因為要讓五百米水層擋住隕石,隕石必定是接觸的那一段粉碎了,后面的半段還在。核爆自然也要分多次控制,這就是很復雜的數學運算模擬了。
在戰前十五小時,全球衛星網絡通訊中。
白久漾看著面前全球的一名名上位指揮官,鄭重地說道:“各位心里對目前的戰況都有數,我就不多介紹。我要說的是,戰爭從來都沒有最糟,只有更糟糕,對他(大廳中出現均摘星的頭像)我們不能一敗涂地!我們是圣槍,歷代測演中都冠絕整個聯邦。測演的結果讓我們驕傲——現在我們有義務解釋這種驕傲。”
白久漾語畢,眾多上位指揮官斗心被強行激起。是的,自上次大戰結束后,圣槍逐漸在次次測演第一的成績下驕傲兩百年。而當今大爭之世,實戰中被天體塔學院首席(肄業)懟成這般,簡直就是嘲弄。
圣槍之名!
……
大洋區域,同樣是全球網絡中,求進會也進入了戰前最高動員。
大型海基觀測船,在空軍的掩護下上浮,對著外太空那些變軌群星強行觀測。太空中的天基武器不斷地對地面攢射。
巨型戰艦劈浪斬風中,一枚枚大型無人機在艦隊上空,于粒子束到達前一秒,展開巨大的反光鏡面氣囊(氣囊中是鋁箔粉)阻擋粒子流的攻擊。
而在海基觀測船下方,在塑料和陶瓷材料構成的網絡形成的一層層海水中,一條條網線中信息正在快速交匯!
燈火通明的大洋中,動員體系上的上千萬人正在有條不紊地忙碌,監察人工智能的程序處理漏洞。
【比起聯邦數以十萬計的人工智能,求進會一方,現有人工智能層次非常低。必須要有人來監察,才能彌補低級人工智能判斷過于僵硬的問題。高等人工智能畢竟是才能者人格復制的產物,屬于文明的硬通貨,一窮二白的求進會還沒有這些人思結晶。】
聯邦在打擊隕石的同時,也能甩出來上千個七級人工智能,在深海中指揮機械巨魚兵器對著網絡破壞。在隕石的光芒閃爍大氣層的時候,海水上依舊是有著廝殺的血絲在彌漫。
所以在這最危險的時候,求進會還有7334人依舊停留在即將被隕石、核武碰撞波及的危險區域內,指揮人工智能魚群,來遏制敵人對海水防護層的破壞。
現在在海盆指揮所內。
均摘星面前排列著十四個屏幕,默默地聆聽這些主動留在危險區域的英雄們條理清晰的匯報。
按照社會職責來劃分,這些求進會培養的精英階層,現在他們也都知道自己即將面臨的危險,并不是富貴險中求,搏一把晉升。
均摘星對他們臉上此時的表情很熟悉。那是一種對大希望的無限企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