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空婕此時已不再對這些激烈交戰界面看多一眼——因為她確定自己能防得下來。
現在她的目光是死死地盯著全球地圖,準確的說,是千川那一塊被特地放大的地圖上。
戰爭開打到現在,已經四十分鐘了。此時已經可以確定,全球所有海岸線交戰中,均摘星依舊是頭鐵選擇千川地區。這地方早就云集了聯邦最強的上位指揮官。
現在,鑄空婕的眼神中露出驚異,以及些許擔憂。
聯邦千川戰略實時地圖上,出現了一先一后,一粗一細,一南一北朝著內陸延伸的信息黑洞區。
一開始,衛星網被摧毀的大手筆就預示著均摘星要搞大事情。但是聯邦還是沒有預料到均摘星戰略的大膽程度。
這是戰略會戰,是一舉要在聯邦陸地防御圈上啃下來一塊戰區的節奏。
以衛星網隕落為時間起點。空間上,均摘星鎖定了千川上第一大河和第二大河流,同時也是土之星第三和第五長河進行突擊。
第1進攻部。
戰役先從南方河道打響,均摘星作為總戰略策劃者,在這里押上了求進會東半球戰區百分之七十的海基遠程火力支援,衛星隕落后,潛水航空戰艦速射的、十噸以上重攻擊無人機的百分之六十,以及四十萬人類軍隊,這都是負責雷達、鏈接通訊,能戰場調試自動化機器人的高級人才。
這是求進會斗爭十五年,第一個教育周期結束后攢出的成果。也是二十年前聯邦忽略基層教育后拿不出來的人才群。
【雙方作戰的基礎列兵都是初級非生命的機械部隊,一個戰區雙方投放量都達千萬。求進會一方所謂投入人力,也只是在前沿連、營規模以上的智能機械隊,配備一兩個人確保對戰場復雜環境的控制。】
現在求進會在千川的進攻部,由八十七個龍衛兵突擊兵團組成,在快速進攻的同時,后方天空的飛機,沿江的船舶,同時也在快速播撒秧苗一般,部署著信息站臺,完成信息網建設。
……
關于“大社會秩序革命時候誕生的現代龍衛兵兵團,是否能擋住發展了數百年的指揮官體系?”,這個問題,在數百年來是不存在的。就像地球二十一世紀騎兵有攜帶高能炸藥摧毀坦克的可能,但是沒人討論騎兵反坦克。
指揮官是通過自我思維分出來的人工智能指揮作戰兵器,而五百年前,人類血肉在鋼鐵兵器中作戰。大量人類組織的兵團,就算打贏了無人機兵團又有什么意義呢?
血肉和機械同歸于盡?如此巨大的代價,從讓和平時代的人類們一開始就否定了這個問題的存在性。
然而,這個問題其實是有意義的!
當逃課了太多的人發現自己一無所有,即將要墜入奴隸的時候,幡然悔悟,想要維系正確,那就毋庸考慮虧和不虧,必須要用所有的籌碼來與那些強者兌子。
用鮮血染紅旗幟,以骨肉鋪出道路,這就是大變革逃不掉的代價。
……
此時千川戰區。
南方大江流域,天空被染成了紅色。聯邦在此部署的一艘艘淺水重炮船正高舉著炮管。炮口高揚起,一枚枚大炮彈轟入遠方,而在炮彈雨點中,偶爾會摻雜著一枚核炮彈。
聯邦作為防御方,當他們確定天空衛星被摧毀,無人機網絡無法搶奪制空權,打擊無法精確定位,就會采取這種“同歸于盡”打法:“我得不到信息優勢,也不讓你得到。”
一朵朵蘑菇云在大地上展開,當核爆炸轟開后,潮濕的地表被沖擊波一瞬間推開。變成了熾熱潔白的蒸汽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