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不僅僅是她,太云戰區的趙政稷,月隕戰區的朝明似然,南部戰區槍焰盟峰皆是如此,企圖接應莫佳琳的努力被均摘星全部打回來!甚至連便宜都沒占到。
均摘星一挑五沒有落下風,而且還要咬死一個。
然而仔細分析,的確,均摘星是主導了所有重要的進攻,但是這場戰爭中讓均摘星鋒芒畢露的原因——在其背后有一大批堅強無畏的人支持!
均摘星面對這四位上位指揮官的進攻時,若公平較量毫無勝算。但是這些天之驕子每次進攻到關鍵處,往往被以前測演從未出現的情況死死地拖住了一個多小時。
在上位指揮官的高強度較量中,二十分鐘的時間就能聚集起反擊部,進攻被遲滯了三十分鐘,突擊兵團的漏洞就非常明顯。
就以北方燕山山脈的防線為例,融繼璇也傾盡了全力。
當山巒近乎已被核武炸平,求進會的軍事組織依舊能在蘑菇云騰起的四分鐘后,啟動信息網絡,導引自動化武器進入防線。因為太多太多英勇的戰士維持住了這個鋼鐵防線。
他們中有的人發現電子網絡失敗后,冒著輻射修復了塹壕中斷線。
還有的人,在區域內機械化部隊的信息指揮節點被擊毀時,直接就帶著車輛填補了這個信息空位,絲毫不顧那兒是敵人火力打擊的重點。
戰爭打的就是調度,智能作戰體系就是劍刃。而融繼璇等人的劍刃遲滯,被人以血肉所阻!而均摘星的劍刃顯得格外輕靈鋒利!
……
此次戰爭的沖擊不僅僅是在有形的戰場上,在心靈上,更是將一些人頑固的心防給打穿了。
人和人工智能拼——融繼璇從未預料過這種情況,她在這次,真正地在指揮官層面,對均摘星產生了無力。
又是一輪進攻被挫敗,在自己前線的兵團被均摘星回蕩集團軍打崩后,她對一旁輔助的11級人工智能問道:“也許他是對的,如果將來真的如他所說,你們(能做情感回應的人工智能)對人類還有用嗎?”
這個人工智能在宕機了三分鐘后,才給了答案:“人類很少有這種時刻,所以我們會對人類有用的。”
……
29日,莫佳琳最后一支生物部隊,企圖打通對西南渡河口的戰術失敗。所有重火力損失殆盡,大量渡船,運輸載具猶如被滅害靈噴死的蟑螂堆積岸邊,浮橋上掉落的生物部隊如同落入水溝的螞蟻。
突圍被徹底泯滅。最終,她不得不退回11號預備軍事區。32分鐘后,均摘星進攻兵團殺到,她所在的地下堡壘群地表外部區域被逐一攻占,四枚震撼彈的地震波初步探明地下結構。而后在均摘星最后的勸降下,該戰區聯邦最高指揮官莫佳琳通過公共通訊宣布投降。
持續了171個小時的淮洋大戰役贏得了重要殲滅戰果。
雙方在這場大規模戰役中,共投擲了13423件核武器,其中聯邦一方投擲6353件,求進會一方投擲了7070件。但是聯邦主力戰艦大當量炮擊不在此統計范圍內。
雙方的智能化作戰單位均損失了千萬。這個數據不好統計,因為戰后很多智能武器無修復價值,直接被拆卸了。
雙方人員損失,聯邦損失10萬人左右,百分之九十九為戰造者,但也包括984名高級工業制造師,這些都是支援莫佳琳調試高科技武備的人。求進會這邊,戰損了43442,其中死亡7833人,其余人均在核輻射環境下重傷,必須回去調試,數年內不可能重返戰場。
比起聯邦的戰造者,求進會這邊損失的人才顯然是要高等許多,但是毫無疑問,這場戰爭以求進會一方勝利告終。
同時均摘星也創造了歷史,先是從蘇天基手里把制天權給搶了下來,而后在與五位上位指揮官全烈度對抗的同時,打下了一個戰區控制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