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博雅看著碼頭上恢復正經步姿的宙游,心里評價道:“多么,旺盛的精力啊!”
……
三日后,通過對單兵武器工廠中,電氣化鍛造工廠等多個相關生產點上多次調查。
宙游和所有主管工業的學生們匯聚在一起對軍事上武備進行研討。
工廠最高技術部門,已經檢測了不少北方藍金蠱蟲。——尤其是電射蚊這種兵種,其現在擺在試驗臺上的,就有幾具這樣的尸體。金屬骨架和高分子化的翼膜,讓燃輪的技術者們不由驚嘆,北方蠱巢的生物生產系統的多樣性。
當然,也沒有人虛。論多樣性,麟龍這個改造蠱蟲,對接各種標準兵器,比北方蠱巢更加的多變。
在試驗臺上,宙游親自用矩陣檢查了那個長長的發射管。好家伙,這個生物形成的電磁加速管道!按照技術分類體系,是重接炮。
【電磁炮技術分為兩種,一種是軌道炮,一種是線圈炮。】
軌道炮彈丸要和軌道進行接觸,而高速過程中容易磨損炮管。
線圈炮,可以讓彈丸在內部懸浮,沒有磨損,但是如何控制功率恒定成問題。
而重接炮,兩個方形界面的管道,炮彈在方形之間的縫隙懸浮。是一種結構上,綜合兩種電磁炮的設計:既沒有管道接觸燒蝕,也能保持峰值加速。是電磁炮技術的集大成。
不過這對電控制設計、超導材料的要求都非常高。
根據宙游所知,這是中核時代才能達到的科技水平。
前核時代的標準,研發原子彈,應用裂變反應多。中核的標準則是完成可控核聚變。
可控核聚變涉及到超導技術的躍遷。絕螢的蠱蟲,在微觀納米制造上能夠直接跨越這個門檻。
但是對燃輪來說,要完成這個技術,簡直就是華佗時代玩人體器官培養?——在東漢時代,人們是能看到別人器官的健康程度,人們就是沒法技術制造……
“不過沒關系。”宙游,“這種偏門的設計,耗電量極大,我就不信你沒有發動機技術,還能出現載著電磁炮快速移動的載具!”
對付空中電射蚊,多生產一些導彈就行了。主要需要防范的就是地面上可能出現的電磁炮。
對此,宙游思路是:
1.直接升級坦克炮,炮管要摻入稀土、鎳鉻等元素,確保膛壓增大。
2.研發新的長桿穿甲彈。
3.同時也增強鏡片光學設備的進一步開發,以精確坦克的火控系統。
4.天啓重坦不是出來了嗎?那玩意自己一直看的有點怪怪的感覺,嘿,如此大的平臺,拆掉一門炮的結構,前裝甲加厚,不就行了嗎!
中門對狙嘛!看誰夠準,甲厚……可是沒等宙游的思路在工業平臺,以及其他學生的腦海中擴展。陸博雅則是搶先一步,把她的清奇思路表達出來。
……
在宙游返回島嶼前,陸博雅就從倉庫中,把她之前準備的作品拿了出來。
夏虹島,最大的自動化實驗室大廳內。純鋼的升降平臺,從地下緩緩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