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1月1號。
三個月前,隨著燃輪海上炮城介入戰爭,藍金蠱蟲“匚”北邊的進攻被遏制住了。這時候暴露了絕螢一個重要的缺陷:她的海上力量很弱。
金甲蟲帝國的龐大艦隊,在箏鑫的時代還是存在的。
一共是232艘萬噸以上的戰艦。雖然這是側舷開口的速射炮戰艦,算不上無畏艦。但是其龐大規模,燃輪是沒法在三個月內殲滅盡全部,但凡有一支分艦隊還存在于海域,那么對燃輪的生命線就存在威脅。
但是箏鑫時代過后,這支龐大的艦隊就不存在了。
箏鑫崩后。
50萬噸位,直接留在了陸橋海岸線上,也就是耕河以及那幾個將軍掌握。
120萬噸戰艦,停留在圣角都沖擊平原下游的港灣中。幾位皇子在相互防背刺的情況下圍毆攝政王,這支艦隊名義上也是屬于他們的。
但是,海軍是個吞金獸,這種巨型蠱蟲戰艦也有同樣屬性。日常訓練所需的炮管、身管壽命且不說,炮彈和各類給養也不說。就是戰艦生物結構每日消耗,也需要十二噸的食物給養。
軍閥混戰的狀態下,大量資源朝著陸地傾斜。如此龐大的艦隊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給養背后扣——那是常事情。
耕河那邊為了確保前線火力,直接將艦船的速射炮給拆下來了!
而北邊的皇室內戰,直接憲兵隊接管港口,把海軍中的炮手全部打包下來。經過這幾年的戰爭,這些炮手們組織全部亂掉了。
而與其相反的是燃輪這邊。
在箏鑫崩掉后,尚有十七艘帝國戰艦在為燃輪護航。由于當時飛蝗家族涉及到叛亂,這支艦隊一時間處于觀望狀態。
紫心河大捷后。
17艘戰艦的艦長都接受了燃輪的雇傭,保障了燃輪航道安全。
然后隨著燃輪本土的護航船隊數量日益增加。這支雇傭艦隊自行解散了。
14艘的艦長干脆把船抵押給燃輪,拿著貸款在夏虹島上投資工商業了。而船員們也都打散加入燃輪海上力量中,畢竟燃輪海軍的工資給的高,待遇好。
這些金甲蟲帝國的戰艦,也沒有直接送入報廢廠——因為上面畢竟是有艦娘的。
所有的船體都進行了維修,改成了運行成本頗高的拖船,同時給上面的艦娘們發工資。一些人覺得燃輪這是在虧本,但是時間很快證明了,這是國手級別的落子!
燃輪的安排中,艦長、艦娘,還有水手、炮手沒有一個是吃虧的。就連戰艦擁有方,賣掉戰艦也都是賺的。
在108年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