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陸博雅這個工業黨看來,問題格外嚴重。上述那些物質前身,在自然界的形式是石灰巖、石膏這類物質。這類物質,是有酸根的。
而玻璃,這種不溶于水、似乎晶瑩透明的存在,從其化學方程式可以看出來,是弱堿性。
玻璃這種弱堿性物質,在地質時間上來看是不穩定的。只需要千年就會隨著地下水侵蝕,開始風化粉碎,而后再次恢復其自然礦產的模樣。但是在文明時間尺度上,就是比塑料袋還能茍存的物質了。
也就是說,這種從地下開挖出來的存在,其實不是應當在自然中存在的,而是由一種地下蠱蟲制造出來的。這種生物對巖石圈的影響,顯然是打破了自然界的平衡,大量的二氧化碳以及酸性鹽分,將通過暗流進入海洋。
陸博雅看著地上的這些白色的晶體,陷入思考——毫無疑問,碳平衡將被打破。土壤弱堿化,而海洋會酸化。
事實上,數百年來海洋內除了原始的藻類以及低級動物還在,其余全部滅絕,被海生蠱蟲取代,也就是這個原因。而陸生蠱蟲和海生蠱蟲在物種食物鏈群中極少有交互,也是環境大分類的原因。
陸博雅:“這個世界幾百年內,如此發展方向,一定有一個幕后黑手。這股推動力,在削弱人類對自然的控制力,更是在削弱人類智慧對社會發展方向的控制力。”
她將目光投向北方,目光中前所未有地嚴肅起來。
……
這場戰爭中,宙游一直是在增強人類文明自身應對災難的抗性。
重炮,火箭,這些當下能讓大量初級勞動力加入的工業鏈上,可以生產出來的東西,在這場戰爭中對抗。而不是更強、更先進,超出其大眾工人制造水平極限的高等科技。
陸博雅意識到了,為什么這一年開始,宙游回絕自己的某些“先進”方案了。
不是這些方案有誤。但很多科技方案不符合現在的社會生產力,至少是全民普及義務教育后,才能大規模生產的武器。
宙游指導下的燃輪,現在打的是總體戰。社會制度讓所有人都能在戰爭中承擔相應責任,進而責任對應權利產生意識,進而能在戰后推動社會發展。
簡單粗暴的工業巨齒鑄造、鍛壓,構成碩大無比巨炮上的零件。讓數十噸的炮管可以旋轉移動。
而重炮彈的幾百個生產流程后,由壯漢們用鉗子推車運,在哨聲中、齊力合作中送入炮膛,在最高前方觀測系統的確定下,由最高指揮官按下電鈴開火!這即是全民戰爭。與北方蠱蟲軍團的精英戰爭集團截然不同。
……
110年9月。
在燃輪甩了四百多枚導彈,打廢掉九十多根巨炮炮管后。
燃輪后方,在流水線上,一枚導彈,從鋁液等金屬生成開始算起,需要一千四百名工人花費一個星期的工時,協作完成每個生產。
至于炮管的加工,則是需要兩百名工人三個月的工時。斷頭臺重錘在電機的動力下,對鋼坨開始反復鍛打,而后在巨大的深井中鉆夠足足一個月,最后再挪移到車床上進行加工。工藝復雜,但是也不是什么芯片制造的高大上存在。主要是重錘的能級高,材料大,出現次品的損失極大。
宙游甩出來的,是成熟的戰列艦炮管加工技術。這些都是正常文明在玩無畏對轟時,工廠積累了個幾十年才琢磨出來的工藝。
燃輪現在就是在用人工來換對面的蠱巢生產,效果顯然是拔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