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車體,就是一個巨大的方塊。貨運物品在內部,則是被機械卡槽固定。采用的能源是電動力,也就是從麟龍蠱蟲身上采下來的鋰電池細胞組織。這個組織,被牢牢地藏在鋼板中。
話說由于電驅動并不是非常有效,所以這種怪獸在高低不平的復雜路況中,載重被限定在一百噸到兩百噸之間。
在北方的碼頭上,五百輛這樣的寶貝,被緊急運送到布盟這里,為北方大進攻提供了后勤保障。
12月18號,當絕螢的蟲群還在陸橋方面,和海上炮艦齊頭并進、擺出要正面上的架勢時。
坐在地中海東部浮動炮城的宙游,無奈地看著陸橋地圖,嘆道:“太慢太慢。”而后就按下了,‘東北海岸線對著蠱蟲正面炮擊佯攻’的指令確認按鈕。
一座座炮城統一朝著北方海岸線逼近,碩大的炮管子開始對岸轟擊。同時一千多艘登陸艦,開始在飛蝗家族的飛蝗城登陸。這一舉動,將藍色蠱蟲在東北方向的主力死死地釘在原地。以至于“沒借口”北上救援。——你沒聽錯,是“沒借口”。
藍色蠱蟲駐守在‘匚’東北海岸線的指揮官,是絕螢從帝都提拔的新派軍官,而北方那是最早跟隨絕螢的“保守”派系軍官。
自此“匚”海岸線,左邊一豎、上面一橫,以及‘?’大陸上面一角,同時啟了戰端。——宙游:“你來南下,來戳我一下,我戳你兩下。而且戳得還比你快。”
……
東北海岸線的炮擊不可謂不雄壯,但是佯攻就是佯攻,燃輪在這里沒有大兵團殲滅的計劃。
主戰役,在北方。
大地在北風吹拂下變得堅實無比。履帶和鋼輪碾過地面,掀起了濃厚的冰霜。
戰爭的開場,是由勝利300彈道導彈奏響的。
四百公里的射程,讓它們成為首波打擊敵人目標的先遣部隊。整個機械化部隊突擊的正前方三百公里內,一個個軍事目標,被五百公斤的彈頭撕裂。
一朵朵四十米高的蘑菇云,在轟炸后的一秒內騰起,如同掃帚一樣地,將破片、沙、石頭掀飛。
爆炸的閃光在大片地帶蠱蟲光滑的甲背上反光。然后炮兵在反光多投彈。
如此炮兵規模要是人類部隊早就崩潰了,不過蠱蟲比人類‘勇敢’,它們不會在轟炸中亂跑。縱然轟炸在地面上制造了可怕的動搖,有的蠱蟲直接被掀翻,但是在爆炸區域邊緣,依舊維持先前整齊的隊列。
只是這些列隊會在幾分鐘后,因失去調度,行軍、沖鋒會變得散亂。
第一波勝利300導彈的數量超過三百枚,打擊的頻率猶如導彈雨。但是在用法上,和海岸線上炮彈洗地的情況截然不同,這是非常針對性的打擊。
宙游給北方安排了布盟這樣一位總指揮官,其中一個重要的軍事編制就是,所有彈道導彈由布盟直接指揮。即,總參謀部確定情況后,對一個個重點目標,按次序打擊,而不是把發射權留在下方,給前沿戰區亂炸。
至于洗地!
機械化部隊開始了突襲,三個突擊部93輛天啓重坦、320輛鱗牛坦克,掩護數量超過一千的機炮履帶車以及步戰蠱運輸車,開始抵達戰場,并對著敵人混亂的前線,傾泄炮彈。
四輛猛犸巨炮,碩大身軀在地平線上沖撞,其210毫米的雙管巨炮,以三十秒一發的速度一左一右交替噴火。
前方企圖來抵抗的蟲群,直接被炸出了一條尸體帶。
隨后這些被炸得七零八落的蟲群,面對了天啓重坦和鱗牛坦克們突擊而來的黑洞洞炮口,以及在主戰坦克飆起煙塵后吃土的,步戰車們掃射的機炮。
……
從戰略地圖上來看,一天內,機械化部隊打出了三道七十公里鉗形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