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輪隨后的大工程,更是讓他們莫名其妙:
十五萬輛重型蠱獸挖掘車,四千輛貪龍運輸車,開始大規模地運送土立方,完成了一條運河渠道的建設。這條運河渠道開通后,直接將該地區附近一片鹽海域的水,泄洪到了大片緩坡區域。
而接下來的,外界好像明白了。
隨著季風吹過這大片人造面,超量的水蒸氣在鱗丘之地的上風口蒸發。
而后,燃輪每日在鱗丘方向,都投放了大量凝結核增雨彈。使得接下來長達一個月的時間,此地每天都有三四毫升的降水。
這個降水量雖然不算多,卻讓鱗丘之地山壑中的濕度開始暴增。
而就是這種微弱的氣候變化,讓這個星球上一種頑強的地苔,抓住了生機。然后這片假山之地,開始長毛了:這地苔是黑色的,但是在夜晚的時候由于分解硫化合物,發出熒光。
【追蹤術,是人類剛剛進入部落時代的基本技能,冬天下雪的時候,獵人會順著獵物的腳印把獵物的窩給端掉。而現在的地苔,就成為了顯示蹤跡的東西。】
當確定苔蘚長到一定程度,燃輪派遣的偵察兵也借此開始摸清鱗丘敵后的情況。
10月7號。
燃輪的第一波次戰役開始了。在近乎三萬的兵力(人類士官),大量鐮刀機甲和爆破蜂無人戰機的協同下,切入了鱗丘地區幾條關鍵的道路。
聯邦的軍事觀察家們等了兩個月后,終于看到了熱戰,打起精神來。
但是這些觀察家們看到了燃輪的進攻兵線,一開始都不看好。因為聯邦先前也是大規模派遣兵力進行正規戰,最后陷入了治安戰的困境。
但是很快,這些軍事觀察員們就發現情況不對。
燃輪的突擊,穿插速度非常快。
彈道導彈炸完了一個個山頭。尤其那些大型鉆地炸彈,直接鉆入山體,在隧道中溫壓彈頭爆發,瞬間毀滅了整個隧道體。
鈦鋼給聯邦造成了巨大困惑的“石頭說話軍”所在的山頭被逐一清理,而后就被燃輪趕來的兵團迅速搶占了。
在燃輪的進攻線條上,兵線張牙舞爪地插入了各個防線,先截斷了鈦鋼神會這些主力兵團和后方的聯系。而后將其包圍,抽調車載火力逐個吃掉。地圖上這種吃子,不是一個個吃,而是一片片吃。
【只要大兵團靈活穿插的速度足夠快,鈦鋼在山地中小組織部隊來不及截斷道路線條。——戰場上最安全的往往是己方炮火剛剛轟炸過的區域,而戰略上最安全就是緊跟在突擊兵團的后面】
在該地區原本打贏了聯邦正規軍的鈦鋼神會,猝不及防下,前沿的一百四十個兵營,在這種大規模正規戰中,被全部給拿下來了。十四個有著大量牧師、機械維修教員的重要據點也全部被抄了。
燃輪的進攻太迅猛了,以至于鈦鋼這些人員根本沒來得及后撤,后路就被包抄。而聯邦打了幾個月,雖然大戰役殲滅的殘骸非常多,但是還沒有取得這種對鈦鋼的成建制人員消滅。
【輕步兵集團在山地大規模作戰,步兵的個人槍法是其次,必須要信息反饋能力。例如能夠靈活偵測前方,然后導引火炮快速拔掉據點;又例如機槍壓制后,后方操作無人機的部門立刻插入轟炸。而這,就是兵團組織力。——機械人偶玩的是十幾人的聯機游戲,而燃輪是一個300多人配合,集火炮、無人機、前線步兵為一體的聯動體系。】
燃輪的紅色戰線在六天內完成了第一個階段作戰,將鈦鋼的地盤縮水了三分之一。
拿下這個區域的燃輪付出了二百三十七人陣亡、一千四百四十八人受傷的代價,殲滅鈦鋼機械人四萬八千人,俘虜3241位相對重要的人物。
聯邦軍事專家們對這樣的結果都給出了正面評價,但是依舊沒有人保持樂觀,紛紛認為接下來才是關鍵時刻。
但是接下來,讓專家們大跌眼鏡,曾使聯邦頭疼的、那種山溝捉貓貓的情況并沒有發生。
因為在宙游的參謀部制定的第一階段計劃,是要止步在一系列高地上。
這些高地都能良好地俯視周圍。只要安排一個戒哨站,周圍的山坡任何一絲移動都能被收入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