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縱向時區來看,它們和另一種進化可能就此分道揚鑣了。】
而后經過漫長的演化。最終在八百七十萬年前,在整個星球金屬質神經網絡交錯的時候,意場文明誕生了。
這個文明在漫長的時間內是地域隔閡的,因為有些地區金屬絲密集,有些金屬絲不密集。這就在星球表面上分為了一個個意識體。
然而這時候,地表進化出了可以光合作用的昆蟲,在白天曬太陽,在夜晚活動。這就給了意場文明捕捉的機會,金屬絲植入了昆蟲,并且一些控制的信息也在數百萬年間植入了昆蟲中,然后就變成了控制蟲群的意識。再然后開始利用蟲群開采山脈礦產。
所以說,意場文明本體是一種意識體,蟲群只是其馴化的工具。
人類用族群概念來看待蟲群,代入“物種需求”理念試圖和蟲**流,那是很荒謬的——這就如同擎天柱那群變形金剛來到地球看到車禍,總習慣性代入汽車老化,而沒考慮駕駛員會低頭看手機。
所以,不能把意場文明當成無藝術文化的蟲群。人類也不會在坦克炮管上寫美文,不會在飛機翅膀上考慮樂器設計、能在飛行時動聽音樂的結構。
意場文明早期的藝術文化全部記錄在巖石層中。這些早期意識,甚至會費盡心思在大理石中留下非常規整的紋路。當氣流流入時候,會發出獨特聲音的紋路,這樣的造物連綿三四平方公里的地層。——所以說,無論哪個文明總有一批想要建奇觀的家伙。
不過和人類文明最不同的一點在于。這個文明的戰爭思維,傾向于病毒式的感染,而不是吞噬。
他們發展到工業化(大規模析出金屬,制造太空飛船),也都沒有發生過相互之間摧毀尸體的現象。而僅僅只是在殲滅其抵抗力量后,金屬絲相互勾連,完成意識的浸染。
這一點從巖晶星上的情況就能看出來,意場文明沒有對人類政體進行殲滅,而是直接與最高意識體進行融合。至于普通人類,意場文明不理解,人類種族為什么要保留那么多不思考的個體。所以決定優化人類。
當然,宙游在巖晶星上強行終止了意場文明的計劃。
意場文明認為應當和宙游這位新生智慧解釋一下為什么要這么做。
意場文明開始在芳明星附近的幾顆恒星降臨,試圖找到宙游。
……
鐘聲文明和辰合文明交換了信息。芳明星外,在宇宙空間中,一個力場構成的客廳突兀地出現。——剛好在芳明星和白鈦星雙方勢力的視角盲區。天體級智慧對次文明單方面的觀察,就如同人看玻璃箱中螞蟻一樣。
在座位上,身著鎧甲正裝的鏈星塵(辰合),對匹練飄帶的波增說道:“意場文明的情況很特殊,至少在四十萬年前就已經和我們接觸了。”
波增頓了頓,說道:“四十萬年前?”
鏈星塵指了母星方向,解釋道:“剛剛的我們,是同一顆恒星的我們,龍心文明似乎一直是在和意場打交道。(手指指了自己)我辰合,(又指了波增)你鐘聲,意場文明可能認為我們倆太年輕,似乎是想以后再見。而這次——很罕見。”
波增深呼一口氣,故作坦然道:“我們的那個小家伙,的確是很優秀了。”
鏈星塵看了看芳明星方向,目光中透露著一絲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