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習的主角就是宙行這位教官。
而外圍的上帝視角旁觀大廳中,學生以及一位位燃輪傳統的軍事專家正在盯著屏幕。
在屏幕上,此時宙行作為教官,同時指揮六個機械旅團在兩千公里外的演習場發起聯合進攻。
其實呢,也并不是同時進攻,所有軍團都在運動,但是激烈的接觸交戰,還是有先后的,前一只部隊的交戰結束后,緊接著第二部隊剛好趕到位置開始進攻,每場戰斗持續時間二十分鐘,而結束后,就立刻指揮第二場,所以看起來像是同時進攻。
戰爭如同藝術一樣在指揮官一絲一念下協調,專屬人工智能的臨場判斷和指揮官的意志完美結合了。旁觀者們全在寂靜無聲中。
巍山啟震撼得無以復加。
在千里之外陸博雅看到的屏幕上巍山啟的表情,不由用玩笑的語氣問道:“意下如何?”
巍山啟深吸一口氣克制了情緒說道:“這是星表戰爭技術的極限了吧?”
陸博雅聽到這,嗤笑了一聲:“極限?嗯,在我們看來是吧。當科技進一步進步,戰爭又會發生變化。極限又會在那一步呢?”
巍山啟頓了幾秒后,略微感慨道:“那個,我想學這個。”
陸博雅翻了翻白眼,不過并沒有說(你這是廢話),而是用略帶俏皮的話回應道:“呵,巧了,我也想學這個。”
巍山啟很愣了愣然后尬笑幾聲,然而內心卻是一緊。
他突然發現自己專注于收集科技了。配套的軟件體系(軍事制度,技能)有所忽略,陸博雅似乎又走在了自己前面。
……
指揮官系第一屆學生們開始訓練
六個小時后
這邊宙進從指揮艙出來,由于指揮艙模擬長途機動,所以這場演習既要消耗腦力也要消耗體力。故,指揮官的身體素質必須跟得上。
宙進穩穩地站在了機械艙外,看著幾十米外其他艙門上,步伐漂浮的同學,頓了頓,決定上前扶一把,然而一旁的智能機器人卻來通報消息,燃輪的外事部負責人請求見面。
六十分鐘后。
宙進看著地鐵外成片的無人工業區,嘀咕道“落后,追趕”之類的話題。
燃輪現在已經是后工業時代,成片成片的生產區內除了感應器以外,整個生產線一個人都沒有,一平方公里機械生產區只有十幾個人負責。這生產效率已經全面碾壓各方。這是將指揮官戰地建造的科技,變為民用化科技。
過去高能場納米制造,八瓣花聯邦內這可是貴族們才能掌握的,而現在燃輪這而有六十萬基礎工人掌握,饒是如此,燃輪的生產力仍然過剩,燃輪現在是不斷開發人員的消費能力,大片海床在被締造。大片自然山體被削成梯形,什么自然保護,什么降低損耗。只要能可持續發展,人類就被允許各種造。至于產生工業垃圾,被封在混凝土中,投入到板塊擴張形成的自然裂縫中,額,這個裂縫原本在自然時期就每年就吞入了大量泥沙,將沉積巖熔融成火山巖,現在人類從地幔中采集出來的原材料,生成的垃圾,又將會重歸于大地深處。
制造業工人階級現在在芳明星是少數中的少數,是從整個教育系統中精挑細選才選出來的,這個階級也是未來會誕生指揮官的階級。
再生會在內的所有二流勢力,正在燃運這樣的先發勢力繼續拉開距離。
這個拉開的速度足以讓所有二流勢力感覺到絕望。當然文明短期的較量是科技競爭,至于跨越數代的長期競爭,最終還是看該勢力的人文。
面對燃輪的慷慨援助貿易,再生協會目前依舊是封鎖了消費力,沒有根據什么“民眾福利”的大義對某些產業進行借貸發展。
普通民眾是可以消費精英們生產的物資,前提是和精英們相互競爭過,并且愿意繼續競爭。
再生會的客觀調查:燃輪目前沒有受到再生會的任何競爭威脅,所以自身必須限制相關消費產業。只有自己在該行業產生能和燃輪競爭的行業,才應該開放消費市場。確保自己這些曾經過量消費的機械人偶,不墜落到老路中。
消費,必須對得起在相關行業上付出的競爭和生產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