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鋰電池的動力和火箭動力組合有啥好處?啥好處都沒有,速度慢,中途容易被敵人機群發現,要有多少毛病就有多少毛病。探恒會要是能造火箭、沖壓一體化發動機,也不會搞這種拼裝貨上戰場。
種種缺點,已經被探恒會詬病,現在已經在向著后方軍工部門催促重拿新的方案來解決。
這波導彈氣勢洶洶地飛過去,按道理可能會被極大的攔截,但是實際上,如同星際游戲中滾滾紅塵一樣。突破了外圍懸浮的激光攔截機器,從外一直在炸,大量的碎片四處濺射,鋰電池的碎片炸開成塊狀,丟出了一個個煙柱,在落地后冒出了一簇簇燃燒的火苗。所到之處,碉堡,隧道上冒頭的火力,全部被點燃摧毀。
鎧甲基地不是沒有攔截,他們先進的電子干擾戰機起飛數量不足,截擊機也未能到場,結果,在攔截的過程中,沒有發揮全部有效戰力,就被導彈群突了進來。
……
探恒會是軍事工業體系殘缺,各種民用改裝,各種土法上場。
而序列體系下的鎧甲基地這邊則是制度有問題。
一個是發展過程中有待于解決的問題:
探恒會內部不斷的調節制度,將前線武備的缺陷反饋過去,同時將繳獲的敵人武備樣品也分類,安排相關人員解決。
另一個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
鎧甲基地拿到了先進基地和作戰體系,對這個體系似乎很自信,所以呢,體系上各處都有執行上的馬虎。
例如近防炮的穿甲彈火力不夠,原因是掌控穿甲彈生產的部門,對一些關鍵原材料進行了克扣。送入到了黑市上買賣。他們以為克扣一點沒什么,反正只要其他環節用心用力,不會出什么大問題。
這不,其他部門也是這么想的。建造部門本應該在所有建筑附近再圍上一圈沙袋抵消沖擊力,但是工作只做了百分之九十。
而前線作戰部隊也很自信,在戰前沒有對激光攔截的系統進行十足的充能,因為頻繁的充能,會損害充電系統,而更換是非常麻煩的。有這時間不如多喝酒呢。結果打理起來的時候,激光系統只是達到了百分之七十攔截標準,能量就不足以灼燒導彈裝甲了。
戰爭,誰能解決問題,誰能就能獲取勝利。正如同二十一世紀職場一樣,有時候工作比同事關系更容易處理,戰爭不是處理對面的武器,而是要處理對面的人。
……
序列紀元122年4月17日。
大量皮卡車級別兵團開始沿著土路運動到了這些基地附近。探恒會現在的生產力在燃油地面載具生產上也就只能造這個東西。防護更好的輪式運兵車尚未被研發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