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在外太空定居的人口已經達到了894萬人。現在正在以每年百分之十的速度遞增,在太空中民族融合已經成為現實。相對而言,星表的國家在經濟和政治話語權上越來越弱。就如同資本經濟時代的地主階級,雖然還算是有一定地方聲望,但是經濟上已經完全落后。
太空上人均百萬噸鋼鐵,人日均能源消耗量600噸標準煤,哪怕就是在天空中‘撿破爛’收集小行星殘骸然后“擺地攤”展開幾十公頃的鋁箔收集太陽能,也都能碾壓星表的工廠。
燃輪,白鈦,以及再生會的政府機構已經完全轉移到了太空中,并且搶占大行星外圍進行提前割據。
鐵龍合邦和心靈之火,以及那些八瓣花聯邦時代的舊勢力,在這個時代已經無比沒落,話語權全部丟失。在星表的統治是著名的貧民窟,完全自動智能科技監察平民的賽博化社會,這沒法救,義務教育體制失敗。身軀也沒有調節好,沒法進入太空中,進行生產工作。
某種程度上來說,宙游的再次抵達,給這個星球上一半人口帶來了不幸。當然這一切,宙游在預備自己離開后自然是做了安排。
……
舉星紀元10年10月10日。
光暈再次出現,此次出現的不是白鈦和芳明星表面的首都上方,而是各個太空政權雛形所在的行星軌道上。
時隔七十年,這次對話光棱出現在寬幾十公里的太空廣場上,一個個身著太空機甲的人員抵達現場。這與當年革履云集、相機閃爍的場面,形成了鮮明的時代對比。
而當年紅娜的孫子駕駛著黑色機甲,推動堪比小汽車大小的攝像系統,在廣場上空記錄著這一切。他干得非常起勁,要將今天拍攝的內容,送給臥榻上的奶奶閱覽。
當廣場上一個個部門的通訊員到場后,對話開始了,比起上次類似于記者發布會的模式,這次更像是一場工作任務總結以及對未來的規劃。
……
巨大的恒星投影出現在廣場上,一個個人造造物環繞其旋轉,這讓人不禁有一種心懷偉大的感覺。
控星第一階段,是要在太空中保持工業制造能力。
這個階段已經完成了,在太陽內環區域內,已經容納了六十個大型工程要塞,已經具備從太陽表面篩選物質的能力。
控星第二個階段,目前正在做,就是在各大行星周圍形成人工物質環,然后建造可以籠罩行星的巨大物質罩,這一方面是為了更精確地測繪行星引力受到幾十光年外各個星辰引力的影響。另一方面在未來保護行星不受恒星爆發的影響。
而最后一個階段就是操縱恒星氦閃爍,將恒星內部制造的大量金銀銅鐵碳氧硅等物質化為物質流以亞光速大規模噴射,形成進攻另一顆恒星的信息粒子流。
那時,也就是宙游離開的時候了。
宙游在恒星模擬圖上,演示了一下未來即將發生的事情,太陽猶如向日葵,巨大日冕扁平化,對準了天鵝座四號恒星方向,當然從側面來看,這一條略帶弧度的線,如一把震宇爍宙的‘神弓’發出的利芒,將直插87光年外的超藍巨星。
而當太陽核心啟動完成氦閃前,每一個行星外圍都是人造物蔚為壯觀地閃爍著強大磁場,當無盡的光芒爆發時,每一顆行星的磁盾都將開到極限,保護文明,保護生命,保護星球!
……
而下面就是技術細節。
前面兩個階段都還好,只是第三個階段,一些技術細節讓各方產生了焦慮。
在會議第四個小時上,
宙游打開了第844個立體圖:“極氦閃階段,我們將在色球層建立四百億個適應恒星環境簡并態高能計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