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驚蟄那場病后,開銷比從前少了許多不說,跟著幾位結識的幾個買辦投了幾筆生意,小賺了幾筆。
即便如此,五百萬現錢,也幾乎是將少爺全部的現金都給掏空了。
雖說這廠子買得劃算,可這錢實在花出去太多,加之“康杰”原先處于日薄西山的狀態,陶管事是始終憂大于喜。
如今,見到工廠順利開工,也給陶管事增加了不少信心。
是啊。
總算是開工了。
開工了便好。
開工了,這廠子目前來看,總算是活起來了。
只是往后究竟是生局,還是死局,最終還是得看“隆升”最后是否能夠實現盈利。
謝放走到辦公桌后面,他彎腰,打開抽屜,從中取出一張大額銀票,“陶叔,煩請您遲點去一趟錢莊。將這張銀票,兌換成足額的散錢。
之后再請賬房的卓先生,核實工人薪資。再交由洪主任,由您陪著,一起將工人上個月的工資足額發放。
回來路上,煩請您坐車經過一下長慶樓,去跟方掌柜借一位師傅,協助咱們廠的食堂師傅,去市場上挑選好的綠豆。天氣熱,綠豆湯消暑、解熱。”
志杰紡紗廠是有食堂的。
只是只有管理層才有資格在里頭用餐,工人們是沒有資格進去的。
食堂也不負責工人的伙食。
謝放有心對食堂進行改革,只是目前,不宜有太大動作。
讓陶叔去長慶樓“借”一位師傅,自是為了避免食堂師傅得知只是給工人們做綠豆湯,便在原料上做文章,以次充好。
方慶遙便是從后廚,后頭成為的掌柜,對于謝放“借”師傅的用意,自是稍微一琢磨,便會猜到。
便是來的人不是阿笙,也只會是可靠的師傅。
綠豆湯本身不值幾個錢,可這是謝放接管紡紗廠后第一個對外的“舉措”,自然得想辦法辦得沒有差池。
否則只會起反效果。
陶管事將少爺吩咐的一一記下,唯獨對這銀票的來歷大為不解,“少爺,您,您哪來這么多現錢”
陶管事除卻管理春行館大小事宜,還兼著謝放個人的賬房先生。
先前少爺購廠花去一大筆現金,后頭又給魏先生、方掌柜一筆不小的錢,個人賬戶里頭根本就是所剩無幾。
這幾張銀票,又是打哪里來的
謝放笑著道“您忘了在家辭別父親當日,父親擔心我錢不夠花,讓賬房給我取的。”
他之前沒動,是因為他一直將父親給他的那幾張銀票,視為一個父親對兒子的疼愛。
始終好生保管著。
現在回過頭去想,自是覺著那時的自己太過可笑。
父親將家里的產業都交由兄長打理,分明是將兄長當做接班人培養,只是給了他幾張銀票,他卻視若珍寶。
既是銀票,總歸是要換成現錢,才能體現它的價值。
與其當成廢紙保存著,不若現在當成他的啟動資金之一。
也不枉費他臨行前,父親對他的一片“關照之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