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打娘胎里帶來的弱癥,只能慢慢將養著。
小丫鬟帶著亦安走到內室,迎面的錦榻上坐著的便是亦安今生的嫡母陸氏,一個看上去三十如許的貴婦人。實際上她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年紀將近四旬。
陸氏是當世大儒之女,自小隨父親游歷山河,頗有一番見識。其父陸望一向在天下讀書人中享有盛譽,當今圣上稱其為古之遺賢,曾三次派人請其出山。陸望在崇元二十六年出仕,被拜為太子太傅。
而陸氏在那之前就已經嫁給現在的丈夫,時任江蘇布政使的白成文。白成文是崇元十九年的榜眼,對陸氏之父極為推崇。高中榜眼后,由其父禮部尚書白守圭親自登門,又請當時的首輔做保山,這才成就一段姻緣。
白亦安總結了下,她的榜眼爹和嫡母陸氏是天作之合,兩家門當戶對,夫妻感情甚篤。
陸氏穿一身湖色錦緞衣裳,梳著望仙髻,戴嵌紅寶石榴赤金簪。面容溫和大氣,讓人一看就知道這位是當家主母。
亦安上前行禮道,“給母親請安了。”陸氏對子女并不嚴苛,早起請安都定了辰時三刻到就行,晚了也不甚打緊。不過這么多年過去,沒有一個是在辰時三刻后面來的。
陸氏溫聲叫起,“坐。”亦安隨即坐在一旁的凳子上,對身旁的亦真道,“大姐姐早。”再對依偎在陸氏身旁的亦寧道,“三姐姐早。”
亦真嘴角抿出一抹淺笑,“五妹妹早。”亦真容色秀美,穿一身天水碧色流仙裙,戴金累絲蝴蝶步搖。白亦真今年十六,已經到了適婚的年紀。然而她的婚事要怎么議,可把陸氏愁壞了。
原因是亦真并非陸氏的親生女兒,她是二房長女,只是由陸氏撫養長大。
亦安祖父育有三子一女,除去前面倆兒子是嫡出外,余下一子一女均為庶出。
而白亦真之父正是嫡次子白成章,是崇元二十一年的二甲傳臚,白氏一門父子三進士,誰人不羨
崇元二十年亦安祖父進入內閣,成為當時最年輕的內閣輔臣。白家一時風光無二,可謂一時望族。
白成章又于崇元二十一年迎娶亦真之母馮氏過門。不料亦真出生沒多久,白成章便拋妻棄女,隱入山林修道去了。
白成章事情做得實在荒唐,然而更要命的是,沒多久圣人原配沈皇后病逝。不知道圣人心里是怎么想的,聽聞其修道之后,立時便賜下了文妙真人的道號。原本還想把兒子抓回來的白閣老接連上疏請罪,卻被圣人留中不發。
而馮氏也在此后心灰意冷,丈夫再也回不來了。婆婆顧氏在她面前賭咒發誓會給她一個交待,等國喪一過便為其另尋一門親事。嫁妝雙倍退還,又添上一份厚厚的補償,絕不讓她白受這個委屈。
等到亦安祖父要將次子從族譜中剔除時,圣人傳下口諭何須如此。白閣老當時就病了,次子除族這件事便不了了之。圣人都發話了,誰敢不從。
這事兒還沒完,當時陸氏想要將亦真記在自己名下,權當是她的孩子。馮氏帶著女兒不好改嫁,陸氏原也是一番好意。不料圣人又傳下話來怎好教文妙真人絕祀
這下陸氏也病了
于是國喪期后馮氏改嫁,亦真由陸氏撫養,但名分上還是二房所出。陸氏給亦真取的這個真字,就是希望她能秉性真純,別像她爹那樣似的,沒事兒凈整些虛頭巴腦的。
因為這個,府里偌大一座宅院,連一尊神佛像都沒有,除去年節祭祖,再看不到一絲香火氣。尋常人家大抵都會請張神像供奉,以祈福祿壽禧,這些在白家是通通沒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