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元二十七年秋,湖廣地區爆發水患,淹沒大量農田,百姓居無定所、顆粒無收。
時任湖廣巡撫向朝廷發出緊急公文,請求暫停當年稅賦收繳,并稱官倉受損存糧不足,請朝廷發糧賑災。
公文一至,當時還在人世的先太子顧不得身體不佳,作出緊急批復,立刻發糧賑災,并免去湖廣地區兩年的稅賦。再提升湖廣巡撫為湖廣總督,全權負責賑災事宜。
賑災前后一共發去白銀九百萬兩,一百一十六萬石糧食,還有合約五十萬石糧種。其余各種物資數不勝數,源源不斷流入湖廣。
想當然的,這些賑糧一粒都沒有流入受損的百姓手中,全部被湖廣總督和他之下的各級官吏層層瓜分。
其中獲利最多的除了總督,便是時任湖廣布政使。
百姓遭災,家中到底還有余糧,能夠撐到來年播種,這也是湖廣總督為什么敢如此行事的原因。
可有些百姓連存糧都沒有保住,只能沿路乞討去了鄰省。當時接收這些災民的桂陽知府不敢擅自決斷,連忙把這些人送到京師。
此事過于駭人聽聞,竟然一次救濟活動都沒有,這也太貪了。
而到京城時,已經是次年的六月。
太子哀思過重,身體承擔不起,卻在聽見登聞鼓響后親自接見。那時圣人身體也不大康健,便讓諸王陪同。
等到百姓說完湖廣未曾進行過賑災活動,賦稅還是正常收繳外,太子當堂就吐了血。湖廣總督報給中央的公文說,已經把今年的稅賦暫停專收。這就和百姓所言對不上,如果收了,那這些糧食和銀錢哪兒去了
湖廣歷來富庶,所繳稅賦也在諸省之中排名靠前。這樣大一筆稅賦,都能組建一支五千士兵的精銳部隊了
湖廣總督用八年的時間,把湖廣地區上到布政使,下到縣令的官員全部被其收買。
湖廣上百官吏盡皆參與此案,讓人觸目驚心。
登聞鼓響后第五天,太子病故。
而周璋之父,便是自原布政使病故之后,接替的新任布政使,到任不過四月。賑災款項在這之前早已被分潤完畢,留給周衍鍇的只有一沓處理好的賬本。
出于對總督的信任,周衍鍇毫不猶豫地在各項支出后蓋上了布政使大印。自周衍鍇平反之后,各地主官時常警醒,白成文主管江南民政、財政,事事躬親,經常到民間明查暗訪,就是怕周衍鍇的悲劇在自己身上重復。
秋糧已收倉入庫,轉眼又是一個豐年,怎么能不讓人高興呢
而太子駕崩的消息傳到各地后,各地無不驚愕。太子比圣人還要小上二十來歲,怎么竟去了
登聞鼓響后第十六天,原湖廣總督傳首九邊,原湖廣布政使凌遲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