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閣老最近賦閑在家,看到眾兒孫來給自己請安,心中頓時被天倫之樂四個字填滿,不由又想起之前的事來,若無意外,他也該在今年五月后上表乞骸骨的。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偏偏那封信讓圣人看見了。想到這里,白閣老不由多看了亦安一眼,孫女兒的字被圣人贊過。那日后,圣人還私下里對他說過。“這樣一筆字,便是點個榜眼,也是足以服眾的。”
亦安跟著陸氏行云流水地給祖父、祖母請安,老太太笑呵呵叫起,問完大兒媳后又問彭氏,可謂一碗水端平。
“孩子們年輕,也不必日日往我這里跑,五日來一回便可以了。白日里也能過來陪我說話,不必拘泥于時辰。”顧老夫人的意思是,正經的請安五日一回便可,其余日子可以不按請安的時辰來。
“便是午時過來又如何,正好能陪我用午膳。”顧老夫人在兒媳、孫女面前一向是隨和的,從未有過面上變色的情況。
陸氏笑著打趣道,“那豈不是偏了娘的份例”惹得顧老夫人笑起來,彭氏雖也跟著笑,但總添了三分不自然。
眾人在明德堂說笑一陣散去,陸氏便帶著亦安幾人回西院去。
綠漪和綠瀾商議了今日要找鄭媽媽說話,卻因一時沒有理完亦安的衣裳、首飾,而決定到午膳過后再去。
誰知這午膳也吃出一肚子氣來。
“這是給我們姑娘的”綠瀾看著食盒里的白粳米,眼珠子都要噴出火星子來。她們姑娘甚么時候吃過白粳米往常都是碧粳米,再不然就是鴨血糯,再沒有和府里下人吃一碗米的時候
白家在京城,也算得上是富貴人家。就算是府里的小廝、丫鬟,最不濟也是頓頓有個肉菜的。
大廚房里來送午膳的婆子滿臉堆笑,“咱們怎么敢慢待姑娘這確是姑娘們的份例”也就是說,每個姑娘都是一樣的。
“大姑娘、二姑娘、三姑娘也是一樣”綠瀾皺著眉頭問道。
婆子依舊堆笑道,“正是呢,幾位姑娘都一樣的。若想要換別的米,是要各院自己出份例添的。”彭氏管家的時候,每個姑娘的月例銀子都是二兩,嫡庶一樣。可她自家拿出銀子貼補女兒,任誰也不能說句不是。亦嬋縱然吃用上高出別打的姐妹一層,也是彭氏自己的嫁妝銀子。
這也不能說彭氏苛待庶女,二兩銀子的月例,是單給姑娘們零花的,并不算在衣裳、首飾里。不過
要添置份例之外的物件兒,就要額外花銀子了。比如新奇的胭脂水粉、簪環衣履等。
整個府里,也就是白閣老和顧老夫人兩人能日日用碧粳米,還有圣人御賜的御田紅粳米,別名胭脂紅。
綠瀾服侍亦安這幾年,還從未見過廚房給她家姑娘上過白粳米,這也太瞧不起人了
還是亦安出言攔了,“行了,姑娘們都吃的白粳米,怎么偏就我吃不得”這話不重,卻讓綠瀾回過神來,她這樣做確實顯得有些不合適,姑娘剛回來,若她說不該給姑娘用這樣的米,豈不是在說三夫人管家不力可老夫人都沒說過這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