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夫人當即眉開眼笑,“夫人家里的女孩子,自然都是好的。”縱不是亦安,性子柔順的亦婉也不錯了。魏夫人自問不是苛刻人,只要長媳日后用心奉養她,她也必把這一份家業交到長子長媳手里。
陸氏當然知道魏夫人家里人口多,日后男兒娶親,女兒出嫁,都少不了要使銀子。可巧在魏夫人長子是親生,底下庶弟、庶妹又隔著年歲。只要亦婉嫁過去待兩個親小姑子好,不愁在魏家站不住腳跟。
雖和魏夫人沒打過幾年交道,但陸氏看人自有一分眼光。魏夫人到底不是苛刻人,要不然底下那群最高不過七歲的庶子、庶女,又能活下幾個來不光子女,就連生育過的妾室,也都是好吃好喝供養著。
亦婉的條件,若是往高里看,未必能有這樣和氣的婆婆。若是往尋常人家里看,又未必有魏家這樣的富貴。
陸氏眼見魏夫人應承下來,便讓薔薇去西院請三夫人。彭氏畢竟是亦婉的嫡母,女兒婚事繞不過她去。
彭氏聽薔薇說嫂子有事尋她,沒多想便跟著薔薇來到。見了魏夫人,又見過一回禮。才把茶杯捧在手里,就聽陸氏問道。
“魏夫人想把四姑娘討回去作兒媳,弟妹以為如何”和彭氏說話,還是直接些為好。
彭氏端著茶杯愣了愣,片刻后回過神來,她對魏夫人是有印象的。當初榮康郡主及笄禮,她和魏夫人是說過幾句話的,對魏夫人印象還不錯。
當初魏夫人覺得不錯的那位夫人正是彭氏,不想兩人還有做親家的緣分。
彭氏把魏夫人家里的情況在心里念過一回,這也是不差的人家,又和宮里搭著關系。雖說只是細細的一條線,但也總比沒有強不是
最重要的是,這樣的婚事報上去,婆婆必然是滿意的。僅憑丈夫的官位,能和一個實權的五品官結成親家,也是不錯的選擇。更何況還是榮康郡主的娘家,先前入宮觀禮,郡主的風頭,彭氏可是切切實實感受到的。
這樣一樁面子里子俱全的婚事,說給亦婉,也不算辱沒了她。
到彭氏這里,卻是完全沒有想過魏夫人家里情況的。她實在不了解魏縣令家里有幾個庶子、庶女,只想著這樁婚事能在老太太面前交差。
彭氏當即笑道,“難為嫂子替四姑娘想,我這就去回老太太,她老人家必是高興的。”魏夫人聽著心里就翻一回白眼,這哪里是把庶女當女兒看的。不過魏夫人想想自家那群庶子、庶女,對彭氏倒寬容起來。
陸氏也覺得彭氏話有不妥,又替彭氏圓了話。這一番登門,卻是皆大歡喜。
等送走魏夫人,彭氏又去告訴顧老夫人。老夫人自然對這樁婚事無有異議,魏縣令做過三任江寧織造,家里不說金山銀山,四孫女嫁過去富貴一輩子總是沒問題的。
魏夫人長子還在考秀才,科舉不是唯一出路,便是做個富貴閑人,魏縣令剛好有恩蔭的資格。魏夫人便是家里孩子再多,也沒想過把這個恩蔭留給庶子,必是她的親生兒子拿在手里,后半生才有保障。
就連魏縣令自己,也沒想過把恩蔭給長子以外的兒子。年齡都太小,根本支撐不起門戶。
婚事說定,三書六禮便要慢慢走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