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仁日日在翰林院修饌文惠太子實錄,小夫妻倆聚少離多。張氏在白家過得滋潤,全靠陸氏和顧氏兩重婆婆照顧。
陸氏是個省心婆婆,張氏懷孕以來,也沒說抬個通房上來,好似把這事兒渾忘了似的。倒是張氏親娘過來看女兒的時候提了兩句,要不要給姑爺抬個通房,被張氏婉拒了。
蓋因陸氏對張氏提過,“你現在只管安心養胎,尚仁現在為圣人做事,輕易不得空,你們小夫妻的房里事我不會管,你也別起旁的心思才是。”都說日久見人心,張氏在白家幾個月,確實過得十分舒心,當下心就定了。
張夫人聽女兒這樣說,自家也心安不少。女婿眼看要得圣人重用,白家在外廷有閣臣、侍郎,內廷又有學士女官,女兒雖懷著身孕,可要陸氏要給兒子抬通房,便是張夫人也無法。可喜陸氏不是那樣的人,張夫人眼見女兒在白家這段日子氣色愈好,心下也安定了。
“雖說你婆婆和善,可你也別忘了做兒媳的本分,很該給你婆婆做兩件針線才是。”張夫人不是不心疼女兒,她也是做過人家兒媳的,生怕女兒因為日子過得太舒坦,便不把陸氏放在眼里。在家時張夫人從來沒有因為針線說過女兒,只有臨近婚期和現在才著急起來。
張氏臉色微紅,呢喃道,“婆婆讓我這些日子都不要動針線,房里針線籮都讓丫鬟收起來了。只能等出了月子,在婆婆生辰前趕制出來。”張氏產期在七月里,陸氏早就請穩婆在白家小住,連派去請大夫的車都日日預備著。
張夫人這下才信女兒真個兒嫁進好人家,陸氏做婆婆,確是沒得說的。
張氏產期臨近,陸氏便請張夫人到府小住,雖說不能在生產之事時陪著,但親母在旁,總歸安心幾分。尚仁不得空兒陪妻子,陸氏便行此法。
陸氏先往家去,拿著父親的信物再去尋聞老先生。老先生隱居郊外,為這事專門請聞老過府不太妥當。
陸氏親自登門,又拿著陸太傅的信物,聞老必是會見的。
果然如此,陸氏一登門,聞老先生正好在。
待看過方子后,聞老先生對陸氏道,“這張方子確實極好,你家姑娘用著正合適。”里面兩位藥材非大內不可得。陸氏雖然出身大族,但論底蘊,又怎么和國祚綿長的本國皇室比
知道方子無事,陸氏這才安下心來。
“多謝世叔。”放下禮物拜謝后,陸氏又匆匆回府,借著想念亦安的由頭給宮里遞話。圣人批給亦安兩日假,讓亦安從連軸轉的日子里解脫出來。
亦安再見陸氏,已是七月初。
“母親。”亦安對陸氏請安,隨后讓跟著出宮的小宮女去碧云館歇息,薔薇殷勤著領著人過去。薔薇知道夫人和姑娘必有體己話說,外人不好在場。
“安姐兒又瘦了。”陸氏握著亦安的手,細細
打量了一回才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