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兒壓根就不占理
滿朝文武此時心里俱是一個想法,這怕不是圣人早就布好的局,就等著他們這些人往里面跳呢現在就是想反口,面子里子可就都沒了。可要繼續堅持下去,就得得罪日后的新帝。除非三王一個比一個點兒背,都死在圣人前面,不然今天這事兒,還真不好翻篇兒。
圣人闔了眼眸,輕聲道,“平王、恭王、端王怎么看”圣人一般在朝上輕易不會點三王的名兒,讓三王到朝上來不過是應個卯而已。畢竟三王又不在宮里住,要是連朝也不上的話,可真就是本朝查無此人的狀態。存在感比身上沒有拆差事的安王還要低,畢竟安王還有一個可以世襲罔替的王爵呢。
三王唰地一下跪倒在地,“兒臣謹遵圣諭”這哪里是問話分明是要一個表態三王又哪里來的資本和圣人叫板這件事用腦子想一想也會知道圣人會是個什么傾向。
這時候不順著圣人的心來,是嫌自己清閑日子過久了不成
連三王都如此明確地表態,底下的文武大臣更是嘩啦啦跪倒一大片。這時候群臣才想起來,殿外麒麟衛可是一直在值守的,萬一圣人一聲令下,跳得最歡的那一批人,死也就白死了。
按說皇帝濫殺大臣,在史書上怎么也不會落一個好名聲。可偏偏又是這位圣人,日后怎么流傳不必想,便是現在傳揚出去,也不會有人說圣人一個字的不好。
既然圣人沒有不好的地方,那到底是誰不大好,不是已經分明了嘛
圣人等了片刻,不見一人出來反駁,便起身對著最近秦閣老和白閣老道,“此時內閣和禮部詳議,為我兒議好廟謚,圣旨便由白卿來擬。屆時由首輔去我兒陵前宣讀,替朕盡一盡哀思。”圣人不去的理由很簡單,他可以開父謚子的先例,但不能開父祭子的先河。
“臣等領旨。”秦首輔帶著群臣領旨,隨后圣人退朝,轉回太極殿。
直到這時候群臣才驚覺,圣人這一回,算是把內閣包圓兒了。
次輔上的奏疏,首輔去陵前宣旨,旨意是三輔親擬。搞不好這回不是圣人和蔣閣老之間的事,是圣人和內閣攪在一起了
秦閣老和白閣老是有苦難言,尤其是白閣老,他都多少年沒有親自擬過圣旨了,這一回被拉到臺前,實在是意料之外。秦閣老也不遑多讓,都說他是首輔,位高權重,可是這樣搞,真的能落個善終不說別的,三王心里就一定沒有疙瘩
便是宮里的亦安,也沒有想到,居然還會有自己的戲份。
風謐蘊虛白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
,
,
希望你也喜歡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