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崔幼娘的比較少,看了兩個小時才找出七八篇專門提到幼娘的。”
說罷把手中的小本本遞給向蕾。
她字跡清秀,總結也算清晰,還細心的把書評人的id標注在旁邊。
因永不熄滅這部抗戰題材的是群像戲,登場的角色有數十名之多,其中不乏有當時名號響當當的軍政人物,故而崔幼娘一角在其中并不算戲份十分吃重的角色。
但向蕾讀過后,認為在作者西瓜的文字里,她用很隱晦的方式在偏愛崔幼娘雖然出場次數不過十余次,但每次在章回中的出現,都在擔負勵志成長的劇情轉折點;哪怕是在別人口中出現的崔幼娘,也是予人積極向上的形象。
她原本是崔家二太太的獨女,也是崔家掌門人崔瑞達最寵愛的女兒;雖然與男主角崔成業不是同母的胞妹,但兄妹二人情感極深,故事線里始終有羈絆。
她第一次出現,給讀者的初印象是心眼不壞略有驕縱的富家千金;而后上女校讀書明理,再到終無悔投向抗戰革命事業的有志女青年,她的存在時而靈動時而悵惘,更是那個戰亂年代無數有救國抱負女學生的縮影。
“喏,你看這篇。”
程小瑜遞過手機
“id不起眼的小金魚說,永不熄滅里有韌如蒲葦的莊薇,有蕙心蘭質的李環,但大家總是忽略了崔幼娘。西瓜大大筆下的崔幼娘從一個嬌嗔的深閨女兒蛻變成機靈狡詐的成熟女人,前面寫得有多嬌憨可愛后面跳海的時候就有多虐實在不敢相信西瓜大大會把她寫死,我覺得這是個伏筆,后續她一定被救了又重新回來。”
“嗯她的意思是崔幼娘前后的性格是有轉變的,那試演的時候你一定要把這兩種感覺強烈的分割開來。”
向蕾說道,接著翻到下一條評論的截圖。
“id沒睡飽就要發瘋說,起初她剛出場的時候瞧不起莊薇的樣子真是令人討厭。后來真正喜歡上崔幼娘是她到培成女校被校長老師點醒后的改變。經歷挫折后的鏗鏘又加強了幼娘角色的多面性,嘴上不饒人又愛躲起來咬被子哭這段真是太萌啦。”
向蕾想到文中這段也有點忍俊不禁,噗嗤笑出聲來。
程小瑜不解,向蕾三言兩語把這段情節描述了一遍,她也被逗得咯咯直笑。
“找到和崔幼娘的相同點了,我也喜歡躲在被子里悄悄哭。”
程小瑜接著劃到下張圖片。
“但有人也反駁她的觀點呢。你看這個人說,她認為崔幼娘與莊薇初見面的時候并不是討厭她,而是大戶人家本有的清貴,多少有些過于光芒外放,容易讓人誤會是蔑視和瞧不起。蕾蕾,你也看過,你覺得呢”
向蕾沉吟了一會“我認為她說的有道理。崔幼娘下車后打量應薇布包和棉鞋,并提出要送她衣服;人思考的時候容易先入為主,首先會聯想到崔幼娘認為莊薇是土包子、傍大款的,故意送舊衣服侮辱她。”
“但我反而覺得,她是因為莊薇的打扮,擔心她沒有合適的衣服到百貨大廈,惹得旁人的議論才提出的。想想,換做是你,你會邀請討厭的人一起陪你逛商場嗎即使是壞心眼要作怪的,那直接不告訴莊薇西餐廳的著裝規矩,等你這看她出丑不是更能達到目的嗎”
程小瑜作恍然大悟狀,“對哦,你這么一說我是覺得崔幼娘不是討厭莊薇,而是用她自己的方式在照顧剛見面的新嫂子”
“倒也不是那么簡單。你看這段臺詞哥你來上海不足半年,竟如此快找到佳人作伴,不愧報紙上給你起了“風流富少”的諢號,爹在家中看到時可好一陣生氣呢,我倒覺得崔幼娘對莊薇的心態是復雜的,既有不動聲色的友善,也有因為莊薇給自己哥哥帶來不雅稱號的薄怒,故而小小發泄了一下。”
“按剛才我們的討論,這段不僅要演出崔幼娘的清高和友善,還得略帶一些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