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寧梔沒有繼續修煉,他打開電腦,開始像模像樣地上網。
除了汽車火車空調爐灶這種他已經接觸過的現代化工具之外,網絡和電腦也是讓他極為驚嘆推崇的技術之一。
一臺小小的電腦連接上網絡,就能知天下事,查詢各種技術信息,共享各種學術資源,這種面對知識的開放態度比起修真界的固步自封不知方便多少倍。
在如同大海一般的資訊信息中寧梔了解到了一個事實,若要想在華夏國治病煉藥,確如楊曉曼所說,有一系列嚴格的要求,這些要求不僅限于技術,還有時間年限的限制。
如果按步就班下來,至少要花費六七年才能獨立行醫。
至于制藥,如果想要研發一款新藥上市,所耗費的時間就更長了。
總而言之,如果他想在華夏國合法合理地研究凡藥煉藥,就繞不開這個過程。
在網上泡了幾天,當了幾天網蟲,對這個國家的規則有了個大概的了解,寧梔才知道這個國家對于煉藥師的要求和限制有多么嚴格。
當然,對凡而言無論是醫生還是醫藥,都是攸關生命的行業,再謹慎也不為過。
寧梔從這些資料里篩選出自己想要的信息,然后關了網頁開始寫信。
他將自己試煉出來的凡品培元丹的藥方、藥方原理以及詳細的煉藥方法寄給了一位國內有名的德高望重的中醫大師。
網上肯定不會披露這位大佬的郵件地址,他是直接寄到這位大佬客座教學的星城中醫藥大學的公眾郵箱。
寫完寧梔就不管了,完全沒有考慮對方有可能壓根就收不到。
下樓的時候,正好看到寧成周吃力地把一個大箱子從外面拖進來。
寧梔坐在樓梯扶手上“咻”地一下滑了下來,三兩步走過去,單手輕輕松松地就將箱子舉了過來“放哪兒”
寧成周一時還沒有從兒子比自己力氣大的現實中反應過來,好半天才回答道“放桌上就好。”
楊曉曼道“這么大一箱,什么東西啊”
“阿崢送過來的,送了兩箱,還有一箱是給爸和大舅哥的,下午的時候我已經送過去了。”
楊崢是楊曉曼的侄兒,多年前就入伍了,具體在哪個部隊做什么,楊曉曼也不知道,反正這個侄兒常年四季電話無法接通,整天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家里倒是偶爾也會收到楊崢托人送過來的包裹,吃的用的都有,大多都是一些山貨,有時也會送些珍貴的藥材。
“唉,這孩子也不知道現在在干嘛,又不結婚平時也找不到人。”楊曉曼又擔心又發愁。
“部隊里規矩嚴,聯系不到人也正常。”寧成周雖然也擔心,但不像楊曉曼這樣表露在面上。他看得出來那孩子是個有成算的,肯定有自己的打算。
退一萬步來講,就算楊崢將來退伍了生活沒有著落,他這個姑父別的本事沒有,房子車子安家費還是拿得出的。
寧成周把箱子打開,里面是一大包野生雞樅菌還有一些別的在星城很難見到的山貨,藥材也有一點。
吃的寧梔不怎么感興趣,藥材倒是多掃了兩眼。
這些藥材數量不多,但比他前兩次在市場上買的還要好些,只是炮制手法有點粗糙,損了點藥性,但問題不大。
難得見到品質稍稍能上眼的凡藥,寧梔內心有些想要。
“這個”
“什么”寧成周現在聽到寧梔開口心就發顫,生怕這孩子提出什么讓他難以接受的要求。
“這個藥材你們要是用不著不如就給我吧。”大約是覺得開口找人要東西不好,寧梔想了想,又說,“我給你煉一顆回元丹,溫陽補腎,吃了保你腰不酸背不痛胃口好睡眠足,比什么養身丸都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