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父正愁不知道怎么擺脫切洋蔥的活計,抬起眼睛看到外孫們到了,頓時把菜刀放得飛快,可算是解放了。
“哎呀,外公的小孫孫,快來給外公看看。”楊父擦了擦手就去抱寧嘉銳,一抱沒抱動,“胖了,也高了。”
上個月才見過,高沒高看不出來,但寧嘉銳的氣色是真好了不少,臉比上次見的時候也圓了不少。
可把楊父高興壞了。
老太太也關了火走出來,一眼就看到楊曉曼后面的寧梔和寧奶奶,毫不客氣地拉開了堵在門口的楊父,熱情地把寧奶奶和寧梔迎了進來。
進了門,老太太拉著寧梔不住地上下打量“這就是梔梔吧,跟他爸一樣長得可真俊啊”
寧成周當年一窮二白,還是二婚帶個娃,能娶到楊曉曼很大程度上就靠那張臉。
寧梔更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長得白白凈凈的,氣質又好,完全長到老太太心坎兒上去了。
老太太喜歡得不行,老頭兒哼哼兩聲沒說話。
“親家母,你和梔梔坐啊,我還有兩個菜,炒完就吃飯。”老太太打完招呼去廚房忙活。
寧奶奶閑不住,幫著打下手,楊父不愛切的洋蔥寧奶奶三兩下就切完了。
客廳里楊父陪著女兒和外孫們聊天。知道寧梔開學就要去中醫藥大學上學,學籍還是靠自己解決的,頓時不住地點頭。
“學醫好,以后家里人有個頭疼腦熱的都不用去醫院。”
寧梔坐在沙發上,目光落在墻邊五斗柜上燃著裊裊青煙的香爐上沉默不語。
楊曉曼覺得奇怪。
寧梔雖然話少,但也不像今天這樣一句話都不說。
當下順著他的目光望了過去,還以為他不喜歡搞封建迷信,解釋說“你楊外公以前是跑運輸的,家里一直供著觀世音菩薩,保平安用的。”
即使后來楊父退了休,菩薩像也沒有撤下來。
寧梔又不信菩薩,他根本不關心楊家拜的是哪路菩薩,他看的是那個香爐。
那其實是個藥鼎,也不知道楊家從哪兒來的,隱隱有幾分功德氣息。
功德不是靈氣,但也是力量的一種。
修真界還有修士專修功德,以功德入道,這樣的人大多氣運加身,渡劫的時候能比尋常修士少挨幾道雷霹。
煉藥師如果用帶功德的藥鼎煉藥,成丹率也能高幾分。
寧梔修為低,很多丹藥煉不了,有這個藥鼎就會好很多。
楊曉曼見他還是不說話,只盯著香爐還有什么不明白的
于是扭頭問他爸“爸,你這香爐哪兒來的”
楊父說“好像是你媽家里的東西。”
老太太姓袁,祖上是開藥堂的。
袁家心善,并不一味逐利,遇上窮苦人生病,不但不收藥錢,還會幫忙熬藥送人,有善人之稱。
后來經歷那段動蕩的歲月,袁家也受到了波及。